地震中崛起的麗江與災區人民心連心
    2008-06-11    新華社記者:李懷岩 劉娟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進入北京奧運會專題]

  兩個在地震災害中頑強生存下來的城市因為奧運聖火而走到了一起。在10日的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雲南麗江站活動中,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羌族女孩張紫蘭和1996年2月3日麗江大地震當天出生的納西族男孩和震生,手牽手在麗江人民廣場共同跑完第一棒。
  麗江市副市長楊一奔説:“這是我們向奧組委申請的,他們有着同樣的經歷,我們想通過他們聯手傳遞,激勵災區同胞重建家園的信心,同時表達我們與災區同胞手牽手、心連心共創美好未來的決心。”
  麗江市市長王君正&&,此次火炬傳遞,麗江向世界展示了地震災後重建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聲援四川地震災區的救災工作,表達與四川災區廣大同胞眾志成城、重建家園的心情。
  在麗江火炬傳遞起點的麗江市人民廣場周圍,挂滿了“點燃激情,傳遞夢想”“好運在北京,好夢在麗江”“北京麗江,聖火相連”等標語橫幅,而“弘揚奧運精神、搞好抗震救災”“麗江與災區人民心連心”“&&災區為奧運加油”的標語條幅也是隨處可見。
  從四川抗震救災一線回到麗江、身為火炬手的雲南消防抗震救災突擊隊總指揮王子崗就曾帶着參戰官兵冒着余震的危險,不顧個人安危,先後在災區營救出312名被困群眾和59名被壓群眾,搶出了大批財産物資。
  麗江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世碧説,四川地震後,感同身受的麗江人民支援災區的熱情高漲不下,麗江市緊急成立支援災區領導小組,並提出了派出醫療防疫救援小分隊、組織大型文藝義演活動募捐、組織義務獻血活動和準備接受災區孤兒等一系列舉措,還重點籌備組建恢復重建專家組赴四川災區,並總結整理麗江地震後的經驗和做法送給四川。他説,雖然麗江財政緊張,但地震後第二天就承諾撥出市級財政100萬元支援災區,而其他方面只要災區有需要,麗江就會全力支持。
  “作為經歷了麗江大地震的一個老人,看到電視裏的地震畫面覺得太慘了,那裏的人民遭遇了空前的災難,自己的淚水往心裏流,”在麗江市人民廣場散步的70歲老人譚琪成説,“但是祖國強大了,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北京也要舉辦奧運會了,相信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災區的老百姓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相關稿件
中國移動向165名癌症患者贈送北京奧運門票 2008-06-06
奧運會期間重點區域用花量將逾四千萬盆株 2008-06-06
互聯網調研活動助力北京奧運營銷 2008-06-05
奧運客房價不會超同期5倍 2008-06-04
奧運女選手比例可能首次達50%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