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幅上調準備金率劍指熱錢
    2008-06-10    高建鋒    來源:中國證券報

    央行年內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它早已成為例行手段,上調與否、何時上調幾無懸念;出人意料,是因為市場預期5月份CPI漲幅有所回落,但央行仍大幅上調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有別于以往0.5個百分點的調整幅度。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大幅上調準備金率,既是被動對衝過剩流動性的需要,也是主動應對“熱錢”襲擊的舉措。目前我國加息空間正逐漸打開,下一步貨幣政策組合或面臨調整:上半年的“快升值、快升準備金率”可能被“緩升值、加息”所取代。
    央行指出,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加強銀行係統流動性管理。與以往相比,省略了“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要求”等表述。可見,此次大幅上調準備金率,起因可能並非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一些機構的預測也表明,5月份貨幣信貸增速與上個月基本持平。同時,6月份公開市場到期釋放的資金量為4874億元,在今年前6個月中處于次低水準,並非“天量”。
    既然如此,“銀行係統流動性”依然過剩的源頭只能是“外匯佔款增長過快”。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7566億美元,比去年底增長2284億美元。而我國前4個月貿易順差為581.15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FDI)為174.73億美元,兩者合計756億美元。也就是説,剔除貿易順差和FDI後,前4個月“不可解釋性外匯流入”超過1500億美元,其中不乏境外“熱錢”。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明顯加快。4月以來,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有所放慢,但人民幣對所有貨幣的升值速度在加快。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境外“熱錢”紛紛入境套取匯差並追逐各種形式人民幣資産,從而直接衝擊我國央行為防止全面通脹而精心構築的“偏緊的總需求約束環境”。
    面對這些情況,央行的利率政策卻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無論是補償負的實際利率,還是防止總需求擴張造成經濟過熱、全面通脹,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利率;另一方面,中美利差已經倒挂,繼續加息則可能引發“熱錢”更多地涌入,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局面。
    今年以來央行的操作實踐也表明,盡管通脹水準處于十余年來的歷史高位,央行仍對加息頗有“顧慮”。在人民幣升值節奏繼續保持的同時,不得不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部分替代加息的緊縮效果。
    但是,“熱錢”涌入加大了資産價格攀升的風險,一旦“熱錢”撤離,將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較大影響。近期越南出現貨幣危機使得我國宏觀調控部門提高了對“熱錢”的警惕性。大幅上調準備金率,可以繼續鎖定國內的過剩流動性,盡可能減小“熱錢”的破壞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幅上調準備金率,既是被動對衝過剩流動性,也是主動應對“熱錢”襲擊。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火線”上調後,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達到17.5%的歷史高位。盡管它仍有上調空間,但一年半時間以來的持續上調也使得上調空間日益收窄。
    過去半年的實踐也表明,準備金率上調對加息的替代效應正在遞減,數量工具的管制導致價格信號越來越失真並造成資金供不應求。隨著美國降息周期結束,歐洲央行可能進入加息周期,下半年我國的加息空間可能逐漸打開,已經持續半年之久的加息休整期或結束。屆時,面對“熱錢”涌動,“緩升值、快加息”將取代“快升值、快上調準備金率”,成為貨幣政策的新組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