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東半球的人們一早醒來,發現素有價格發現功能的期貨市場一片跌勢,原油期貨大幅下跌,小麥、大豆等農産品自午盤後相繼下挫。這些大宗商品期貨的跳水對於備受通貨膨脹煎熬的經濟體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 但當人們追究起這些下跌背後的原因時,卻不得不引發擔憂——大宗商品價格真的開始降溫了嗎?這個趨勢又能延續多久?
新政不能長期抑制價格
昨日期市走勢源於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一項“新政”——調查農産品期貨市場是否存在價格操縱行為,並&&新措施,增加市場透明度,打擊過度投機行為。其中,要求指數交易商和掉期合約交易商披露更多信息;從7月起每月新發布一份交易者數據以增加透明度;與銀行合作,確保農戶獲得信貸以應對保證金追加等。 上周四,CFTC宣布,正對原油期貨市場展開全面調查,以弄清油價是否存在被操縱的現象。 不過,有專家認為,這些政策並不能真正改變什麼。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向記者&&:“美國從去年12月份就在國會立項要求調查原油價格上漲,在立項的時候,原油價格為90美元每桶左右。我們看到,這個過程是非常長的,而且原油期貨價格正是在這個時間段越漲越厲害。現在石油價格的泡沫已經吹大。”陳鳳英認為,昨天美國政府推行新政策,更多在於走形式而非改變實質。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所長單衛國&&:“即使美國對糧油市場的投機行為進行調查,也很難完全把基金買盤全部清掃出門。而且這個調查本身是不透明的,以前石油期貨的運作也是不透明的,人們很難就調查結果的力度作出客觀的評價。而説到底,即使美國監管當局在場內期貨交易中實現完全的透明化,也很難控制場外金融機構之間私下的交易行為,這一塊是根本無法統計的。” 而不少石油和農産品期貨分析師告訴記者,雖然近期石油和農産品價格有所下降,但是價格還會漲回來。上海大陸期貨經紀有限公司高級主管劉炳宏向記者&&:
“短期來看,120美元是石油價格的一個關口,如果資金回抽挑起一波上漲而創出新高,則油價將繼續高歌猛進。而從長期來看,隨着次貸危機的平息,美國經濟復蘇,將會增加對於石油的需求,那麼價格仍會繼續上漲。”
投機成期貨市場替罪羊
美國政府將原油價格走高和糧食飛漲的矛頭指向了熱錢、投機基金,認為他們推高了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期貨市場的法規也需重新修訂以便降低價格。對此,有專家也提出了異議。 單衛國&&:“投機可能是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的一個因素,但絕對不是全部的原因。市場有其自身的原因,而投機資金的推動和這些原因相輔相成。” 海通期貨有限公司研究發展中心高級分析師董淑志&&:“其實這和美國股災有點相似,美國政府在股災後也曾指責股災是由於股指期貨作祟,但最終研究表明,股指期貨當時幫助了股價回復理性而非加劇股災的發生。目前,世界經濟要素的供需發生的變化,期貨市場只是如實地反映了這一事實,而且期貨市場從來不是空穴來風。比如農産品,去年美國頒佈《能源法》,規定生物燃料的研發中有一部分必須使用玉米和植物纖維,這就大大增加了世界糧食供需的不平衡,而一旦有這種糧食不平衡發生,就會反映在價格上,不論是遠期還是近期,即使沒有期貨市場,現貨市場上糧價也將繼續上漲。”
通脹壓力之下的政治秀
“不堪重負的通脹問題也許使得美國政府急於找到物價上漲的原因。”海通期貨的董淑志告訴記者。 5月29日,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諾亞&&,目前全球通貨膨脹風險達到了數十年來的最高位。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點名印度、俄羅斯及印度尼西亞等經濟體,因人口眾多,在高油價的陰影下,目前通脹率都在10%以上。 有機構預測,2008年夏天,全球2/3的人口(約40億)將面臨兩位數通貨膨脹。IMF甚至嚴厲地指出,嚴峻的通脹問題不但使得過去10餘年全球的脫貧努力付諸東流,甚至可能給許多發展中國家帶來政治及社會的動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陳鳳英向記者&&:“美國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是大選年,不排除美國監管層藉此進行政治作秀。” CFTC在當天聲明中稱,由於公眾密切關注期貨市場投機問題,此前舉行的農産品期貨市場圓桌會議首次在網絡直播,並吸引2800多名網民在線觀看。 陳鳳英説:“石油價格已經危害到一部分共和黨生産廠商的利益,共和黨很可能已經開始拉政治籌碼,烘託大選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