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與地震
--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2008-05-30        來源:中信出版社

  編者按:在發現澳大利亞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黑天鵝”被用來指那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隨着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能改變一切。

  今天下午坐在12層的辦公室裏緊盯着電腦屏幕,忽然一陣陣暈眩,本以為是盯着屏幕疲勞過度,導致血壓升高了。把眼球轉到別處,可暈眩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強了,書架在眼前不斷的晃動、晃動。這時就聽見辦公室跟炸了鍋一樣“地震啦!地震啦!”原來是四川汶縣發生了7.8級地震,波動範圍很廣,即使在遙遠的北京,依然感到了余波。
  想到在緬甸強熱帶風暴中已經死亡了2.5萬人,並且死亡人數還再不斷增加。又想到自己也可能會隨時在一場劇烈的震動中失去生命,心裏感到一陣恐慌,不禁感到生命的渺小、無助。雖然今天科技不斷進步發展,我們對於災難的預測也越來越準確,但即使我們預測到了1000隻“白天鵝”,可僅僅一隻無法預測的“黑天鵝”就足以給我們帶來致命的打擊。
  《黑天鵝》這本書的封面上寫着:黑天鵝事件幾乎能解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金融市場、商業、經濟,甚至我們的生活都由這些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主導。 之前我還不是很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昨天,當我坐在12層辦公室的時候,隨着一陣陣暈眩,內心感到惶恐,這才意識到,當黑天鵝籠罩的時候,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和脆弱。我們的知識、經驗、能力,在突如其來的地震面前是那麼的無力。這時我才深刻的感覺到這本書的分量。
  在重大不可預測的事件頻頻發生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不可知的未來?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這個一生專注於研究運氣、不確定性、概率和知識的人在他的新書《黑天鵝》中給我們揭示了答案。
  在發現澳大利亞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黑天鵝”被用來指那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隨着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
  黑天鵝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能改變一切。但長久以來人們都在有意無意地對其視而不見。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人們千百年來億萬次的經驗。想想一個世紀前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再想想今年夏天席捲全球的次級抵押貸款風暴。我們被一隻又一隻的“黑天鵝”玩弄於股掌間,卻毫無長進。無論是在對股市的預期,還是政府的決策中,黑天鵝都是無法預測的。“911”事件的發生、美國的次級貸危機、我國今年的雪災,都是如此。
  如果説我們的已知世界是白天鵝,那麼我們的未知世界則是黑天鵝。塔勒布説過這樣的話:金融市場是由黑天鵝統治的。我們對可預測事件(白天鵝)的研究,是徒勞的。
  生活中,隨機性隨處可見,在資本市場也是一樣。人們總是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和不堪一擊的信念來解釋不可預測的事件;即便是精於算計的專業人士,也難保不被隨機性愚弄,其實我們應該做的是順應這種不可知的未來。
  黑天鵝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總是忽略黑天鵝的存在,並且埋頭觀測白天鵝的活動以期找到其中的規律,結果是黑天鵝飛來的時候,我們措手不及。畢竟,這個世界上白天鵝多的是,我們平時觀測到的數據都是有關白天鵝的,由此得出的天鵝作息規律也是關於白天鵝的。直到黑天鵝飛過來,使我們以往的努力都化作泡影。
  我們總是以為自己知道的很多,能夠預測未來。現在我們掌握的信息前所未有的豐富,但是世界上的偶然性災難也前所未有的頻繁。於是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我們是否錯了?本書會教你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把握黑天鵝帶來的機會,採取應對策略,從中受益。它將改變我們對世界、人性和金錢的看法。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既是經驗主義者,又是理智的數理證券交易員,目前擔任阿姆赫斯特馬薩諸塞大學隨機科學系教授。他的上一本暢銷書《隨機致富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以20種語言出版,獲得了全球讀者的認可。這本書剛一出版,立刻登上亞馬遜書店非小説類暢銷榜第一名。被《經濟學人》評為年度最佳商業書籍之一,併入圍《金融時報》/高盛2007最佳財經書籍獎。這本《金融時報》、《商業周刊》等媒體所評選出的年度商業著作之一提醒着我們,無論我們是誰,從事哪個行業,都要始終牢記時間會消除隨機性,而“黑天鵝事件”也許會趕在時間之前擊中你,改變你的一生。
  目前該書即將由中信出版社重磅推出。中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黑天鵝,只是我們經常視而不見。本書讓讀者改變以往看待世界的方法,在身邊發現許多機會,或者説是危機。我們知道,社會的贏家將是那些準備好面對黑天鵝的人,他們做好了迎接黑天鵝的準備,並能夠在它們出現的時候將之辨認出來。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