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銷震災呆賬貸款是順應民意之舉
    2008-05-28    作者:王軍榮    來源:中國網

    中國銀監會《關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銀行業呆賬貸款核銷工作的緊急通知》23日下發後,四川銀行業迅速部署,即將打響一場受災貸款呆賬核銷“攻堅戰”。記者獲悉,中國銀行25日在四川廣元市受理了首例個人客戶提出無力償還住房按揭貸款的申請。 (5月26日《 新華網》)

    一瞬之間,房屋倒塌、親人遠逝。失去的親人,不會再回;倒塌的房屋不能重回。可在一切都歸于零的當下,卻還要背負房奴的沉疴。
    地震難以避免。雖然災區受到了全國的支援。可許多痛苦卻是要自己獨自承擔的。比如失掉親人的悲傷。在家破人亡的背景下,卻還要心焦的為房貸而心力憔悴,那是于心不忍的。
    許多人辛苦一輩子,只能購買到一套房子。而房子卻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遠逝。房子沒了,房奴之重能否隨之而去?如果還要繼續還貸,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人活著,就有希望。這希望不是無緣無故就有了的。它需要物質基礎的保障。很難想像,一個人身上背負著房貸的沉重負擔和失去親人的悲痛,還如何能夠擁有走向新生活的勇氣和毅力?
    無力還房貸,成為許災區群眾的共同苦痛。地震雖然是天災,但天災難道只能由個人承擔?有些人短時間內恐怕很難還得清房貸,有些人恐怕一輩子都還不掉。那這筆帳,銀行如果不核銷,那只能放著。即便是銀行將其挂上“黑名單”。又有何意義?他們不是不想還貸,而是無力還貸;不是因為個人聲譽差,而是因為天災。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銀監會及時下發《關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銀行業呆賬貸款核銷工作的緊急通知》,並且打響這一場將“攻堅戰”,是值得讚賞的。
    銀行及時的核銷呆帳貸款,是順意民意之舉。這對于那些受災群眾來説,是個利好消息,雖然可能也明知道自己也還不掉,但真的就如此核銷,那就意味著身上的一塊心病可以去掉了。他們就會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他們還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重新自己的生活。
    銀行核銷地震呆帳貸款,不僅僅對個人有利,對銀行也是有利的。雖然短期會造成銀行的利潤減少,但對銀行提高資産品質、保持財務狀況的真實性有好處。
    銀行核銷地震呆帳貸款,現在還只有一個通知,至于如何具體操作,並沒有實施細則。一些受災群眾更是不清楚如何去銀行消除地震呆帳貸款,甚至一些受災群眾不知道有這樣的政策。筆者以為,要想將這項工作做好。一方面要加大宣傳,讓受災群眾都清楚有這項利好政策;另一方面簡化程式,使受災群眾能夠很快的辦理完畢。
    任何一種關愛,都是受災群眾走出地震陰影的力量。銀行核銷震災呆賬貸款是順應民意之舉,值得讚賞。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