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將綿陽旅遊業打入低谷 恢復至少五年
    2008-05-28    作者:郝洪 李泓冰    來源:國際金融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按旅遊收入排名,綿陽旅遊在四川僅次于樂山、成都,去年,其旅遊産業總收入佔全市GDP14%。一場前所未有的地震災害,將綿陽旅遊業打入低谷。
  據了解,“512”震災給綿陽旅遊業造成120多億元的損失,全面恢復至少需要5年時間。

景區約1000多公里道路被毀

  建城達2200年之久的綿陽城,自然生態豐富,境內最高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有王朗、千佛山等5個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熊貓生態保護區;以轅王洞為代表的喀斯特溶洞群;有羅浮山溫泉城;海綿生活礁國家地質公園等等。
  這裏是大禹、李白的故鄉,劉備、諸葛亮、歐陽修及中國“兩彈一星”之父鄧稼先等,曾在此留下精彩的故事和傳説。
  其下轄的北川縣是全國惟一的羌族自治縣,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于羌人的記載。
  上述所有景區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我們4個4A級景區,共1000多公里的道路基本被毀,巨石橫亙,塌方隨處可見。而景區內的酒店90%以上遭到破壞。”綿陽市旅遊局局長侍玉蓉説。

560多歲的“深山宮殿”遭重創

  道路可以再修,酒店可以重建,那些被震毀的自然景點則永遠消失了。
  據了解,北川西羌九黃山猿王洞的23個高原溶洞群遭受滅頂之災。瀑流飛瀉的山泉,碧波蕩漾的深潭,千姿百態的溶洞,面目全非,自然景觀幾乎全部被毀。
  李白故裏的竇圌山雙峰並列,如今一座山峰已搖搖欲墜。景區內雲崖寺則基本倒掉。
  坐落于平武縣境內的報恩寺,建于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宮殿式佛教寺廟建築群。主要建築沿一條300米長的中軸線排列,分別由廣場、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等主要建築構成,左右配經樓、鐘樓、大悲殿、長廊等,完全倣造北京故宮布局設計,所有建築為楠木建成。這一歷經多次地震的“深山宮殿”,此次終沒能挺得住,不少建築損壞嚴重。
  新建不久的綿陽科技博物館也成了危房。

旅行社歇業,市場信心需重建

  綿陽旅遊有4句話——走近兩彈一星,體驗原始山水,探源李白文化,休閒神奇綿陽。其中,“體驗原始山水”為最吸引人處,也是破壞最嚴重的一部分。“我們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來尋找新的景點。”侍玉蓉説,“這大約需要131億元的資金。”
  目前,他們正在考慮建立“地震災害”為主題的旅遊線路,“希望通過一些震災遺址和地震博物館、科技館,來祭奠逝者,啟示後人。”
  除了景點的恢復建設,綿陽旅遊所要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管理機構的重建和旅遊市場信心的恢復。
  重災區北川縣的文化旅遊局,共有職工50人,有34人遇難。而平武、江油、安縣等地的文化旅遊局辦公機構都成了危房。
  綿陽旅遊局的辦公樓也成了危房,只好借鄰近的賓館停車場搭建簡易防震篷,作為臨時辦公點。“我們就是在這裏,指揮各地旅遊局,在地震發生後的一周時間,將被困的3000多名旅客,從景區中疏散出來。”侍玉蓉説。
  目前,綿陽市大部分旅行社都已經關門歇業。

  相關稿件
商務部建設部共同建設臨時商業網點 2008-05-28
核銷地震呆賬貸款能否讓銀行"吃一塹長一智" 2008-05-28
買房觀念是否因地震而起變化 2008-05-28
借鑒美日經驗完善銀行地震風險管理 2008-05-27
中國人壽:本次地震賠付筆數將為世界之最 200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