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呆賬核銷關乎災區群眾福祉
    2008-05-27    大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銀監會《關於做好汶川地震造成的銀行業呆賬貸款核銷工作的緊急通知》日前下發,四川銀行業將打響一場受災貸款呆賬核銷“攻堅戰”。25日,廣元市民陳麗艷來到中行廣元支行,告知銀行工作人員,自家的三居室被震壞沒法住了,2001年買這套房子時從中行貸了5萬元,至今有2萬元沒還。但現在一家擠在帳篷裏,生活艱難。銀行當即受理了她的無力償還住房按揭貸款的申請。(5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

    在當下災區,像陳麗艷這樣無力償還銀行貸款的個人和企業,不在少數。汶川8級大地震,帶來的不只是慘重的傷亡損失,更帶來了無法估量的財産損失以及經濟建設影響。受地震破壞力的影響以及余震的威脅,當前,災區幾乎所有災民都沒法像過去那樣正常從事生産活動。
    災區災後重建,恢復生産和生活,政府的關懷和社會的援助是缺一不可的,但是,還必須發動災區群眾自身的內在動力。而當前,許多受災群眾幾乎一無所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銀行還向他們催還貸款,這無異逼人于絕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於絕大多數受災群眾而言,要在災區廢墟上白手起家,顯然離不開銀行的貸款。
    然而,此前大量受災群眾或企業已因地震造成了巨大損失,更無任何力量償還債務。這時銀行如果不能對其予以“呆賬”認定並及時予以核銷,他們不日將進入銀行的“不良信用檔案”。這意味著他們再也沒有機會從銀行那裏獲得貸款。因此,災後重建面前,銀行對受災群眾或受災企業的呆賬貸款核銷工作,必須做到“快速認定、快速審批、快速核銷”,這樣才能及時減輕他們的債務壓力,不再給他們造成“次災害”。
    當然,災區受災企業和個人眾多,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要銀行迅速完成貸款呆賬核銷工作恐有些勉為其難,因為快速核銷呆賬,短期內會造成銀行利潤減少——負債不變,銀行需要從自己的利潤中提取壞賬準備金進行沖銷。但是,由於這項工作關乎整個災區的重建和發展,關乎數百萬老百姓的福祉,工作再複雜再艱巨再困難重重,銀行都應該快速去做去完成。事實上,呆賬核銷不僅利於他們,對銀行提高資産質量、保持財務狀況的真實性也有好處。
    至於銀行擔心呆賬核銷會使銀行承擔巨大風險,同樣有辦法解決:銀行在貸款呆賬核銷工作時,可以對已核銷的呆賬作“賬銷案存”處理,除經法院判決或調解等情形完全終結債務關係外,金融企業還可繼續保留追索的權利。換言之,對於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銀行可以會同銀行監管部門利用“追索權”予以補救,從而嚴厲打擊虛假核銷,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危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