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綿經濟帶損失慘重 四川經濟期待東山再起
    2008-05-22    作者:朱國棟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從5月15日至5月21日,本報記者連續在成都、都江堰、德陽、什邡、綿竹、北川等地採訪時發現,災區除了人員傷亡慘重外,財産損失也不容樂觀。
  5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數據,稱四川全省有14207家工業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70億元。
  國內外不少知名機構預測,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將低于今年初雪災。
  記者了解到,670億元並不包括汶川地震對四川省第三産業和農業企業的經濟損失,以及居民個人財産、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的損失。一時間,汶川地震到底帶來了多少經濟損失,誰都無法預測,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地震後的四川經濟將面臨嚴峻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國務院、財政部、人民銀行等部門紛紛出臺各種政策,為四川經濟保駕護航。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目前成德綿經濟帶損失慘重,但是四川經濟期待著東山再起。⊙本報記者 朱國棟 成都、德陽、什邡、綿竹、綿陽報道

德陽、綿陽損失或達3000億

  在四川經濟版圖中,成德綿經濟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經濟帶的組成城市——成都、德陽和綿陽,位列四川經濟前三甲,2007年統計數據顯示,這3個城市佔四川GDP45%左右,幾近半壁江山。
  而在這次地震中,四川傷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城市(地級市及以上)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也恰恰是德陽、綿陽和成都,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3市佔整個四川在地震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根據德陽市政府的數據,德陽市的房屋受損近1000萬間,倒塌270萬間,其中綿竹的漢旺、天池、金花、清平和什邡的紅白、鎣華等鄉鎮幾乎被夷為平地。
  德陽市政府的災情通報所説的什邡和綿竹的6個鄉鎮中,都位于龍門山脈山麓或山中,地震後,記者到達了其中4個鄉鎮,記者發現,除了漢旺還有少數建築物沒有坍塌外,其他鄉鎮的房屋幾乎全部坍塌。
  德陽是全國重裝基地,此次地震中受災工業企業達1400多家,機械損失超過100萬臺,其中綿竹的工業幾乎全部癱瘓。據德陽市政府的數據,這次地震給該市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
  綿陽的經濟損失同樣慘重,根據綿陽市政府提供的數據,該市房屋倒塌2700萬平方米,形成危房3559萬平方米,道路損毀3378公里,企業受災1170戶,水電站損毀8座。初步統計,目前該市經濟損失累計達970億元。

許多知名企業損失慘重

  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傷亡人數最為慘烈的5個縣(包括縣級市和區)為北川、綿竹、都江堰、什邡和汶川,其中北川和汶川是山區縣,由于經濟總量很小,對四川經濟影響不大。
  但什邡、綿竹和都江堰,都是成德綿經濟帶中的重要組成縣市,特別是什邡和綿竹,在四川經濟強縣中長期位列三甲。有很多企業在地震中受損嚴重。
  正位于德陽綿竹市的劍南春是我國著名白酒企業,5月19日,記者趕到劍南春公司時,發現該公司的部分建築物嚴重受損,公司的基礎酒和陳年酒損失也相當嚴重,初步估計在30%至40%左右。總體的經濟損失將達8億元。不過職工的情緒較穩定,無人重傷或死亡。
  龍蟒集團也地處綿竹市,在汶川地震中,該企業的4個分廠毀于一旦,職工死亡6人,重傷67人,輕傷300多人,至今仍有200多名職工困于礦山井下,生死不明。據統計,該企業的經濟損失將超10億元。另外,龍蟒集團子公司龍蟒鈦業是擬上市公司,目前損失不明。
  四川鎣峰實業有限公司位于什邡市的石亭江畔,據中國磷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稱,該公司辦公房屋、職工宿舍、生産廠房全部倒塌,機器設備嚴重損毀。正在穿心店基地參與救援工作的一位企業工程人員告訴記者,“機器毀損成這樣,可以説95%以上的設備已報廢了,如果説這些設備還有一點經濟價值的話,那就是賣廢鐵的錢了。”記者在現場採訪時,恰巧碰上該公司負責人在向什邡市委領導作現場匯報,地震造成鎣峰實業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以上。
  5月19日,記者在綿竹漢旺鎮偶遇四川綿竹華豐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柏,他正在焦急地等待礦工們下山,當聽到官兵和志願者告訴他沒有礦工下山時,他一臉無奈和失望。華豐公司是德陽規模較大的磷化工企業,王學柏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確定有100多名礦工死亡,還有幾百人被困在山中,目前企業的經濟損失超過1.6億元。”
  在地震中,除了工業企業外,採礦企業也受到嚴重影響。中國化工集團清平磷礦是中國重要的磷礦,該礦目前已有31人死亡,34人失蹤,135人受傷,8人受重傷。根據中國化工集團的統計,該公司在地震中總的經濟損失將達8.5億元。

四川經濟期待東山再起

  事實上,汶川地震除了給四川的第一、第二産業造成經濟損失外,第三産業也將面臨嚴峻考驗,比如在四川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旅遊業。
  近幾年,四川是中國旅遊業發展最為迅速的省區之一,據四川省旅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四川省旅遊總收入達到1217.31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旅遊總收入增長24.3%。2007年,入境旅遊增長高于國內旅遊增長,入境遊客和收入增幅分別比國內高9.9個百分點和5.4個百分點;省外遊客比重首次超過省內遊客。
  作為朝陽産業,四川旅遊業在汶川地震中遭到重大打擊,據統計,截至5月20日18時,四川全省旅遊行業共計遭受經濟損失315.47億元。其中旅遊景區遭受經濟損失223.14億元,各市(州)、縣旅遊局、賓館飯店、旅行社、旅遊城鎮接待設施遭受經濟損失92.33億元。
  從統計情況來看,受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綿陽、成都、德陽等地的旅遊行業也相應損失最為慘重。其中,受災嚴重的綿陽市旅遊行業損失超過130億元。
  四川籍導遊王雲麗對今後的職業前景十分擔憂,“這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的許多著名景區都受損,如都江堰、九寨溝、青城山等等,山水人文是四川旅遊的命脈,現在地震使得四川許多景區的地質面貌都被徹底改變了,他們還會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遊客麼?”
  但也有四川旅遊業從業人士認為,汶川地震讓四川省的旅遊業損失很大,但對四川的旅遊資源實質性破壞很小,四川人在這場大地震中表現的堅毅不屈、樂觀向上的精神,也可以吸引全世界更多的人到四川來。
  除了旅遊業外,也有人擔心四川省的投資環境會因汶川地震而受損。這對近年處于增長快通道的四川經濟來説,也是嚴重的打擊。
  盡管四川經濟面臨嚴峻考驗,但許多四川人對四川未來的經濟發展並不擔憂。
  四川人劉宏福一直在江浙一帶經商,汶川大地震後,他自費購買了大量救援物資從上海趕赴災區,這位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的川籍商人,他對四川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央對災區的重建家園肯定會有許多扶持政策,在災區的投資項目,肯定也會有許多的優惠政策,現在全國各地好心人給災區捐贈了100多億元,接下來外地商人在災區的投資資金肯定會更多,所以,我對四川的經濟充滿樂觀。”
  王宏福所説的國家扶持和優惠政策,部分已兌現。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關于認真落實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從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産稅、契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進出口稅收等方面對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進行稅收優惠。
  該通知稱,企業實際發生的因地震災害造成的財産損失,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按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下發通知,決定對受到地震災害影響的四川、甘肅、陜西、重慶、雲南等重災省市實施恢復金融服務的特殊政策。另外,從20日起,經央行同意,受災嚴重的成都、綿陽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暫不上調。
  5月2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和經濟工作,決定中央財政今年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後恢復重建基金,明後年繼續作相應安排。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一律比預算減少5%,用于抗震救災。

  相關稿件
保險業地震賠款1462.9萬元 2008-05-20
地震災區的孩子們 2008-05-20
央行銀監會:全力做好地震災區金融服務工作 2008-05-20
商務部:緊急部署地震災區市場經營恢復工作 2008-05-20
四川、甘肅南部等地震災區近日有中到大雨 200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