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粧品産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99.7%
    2008-05-13        來源:國家質檢總局網站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化粧品行業健康發展,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對化粧品産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等6個省、直轄市62家企業生産的80種産品(不涉及出口産品),産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9.7%。
    此次抽查依據GB7916-1987《化粧品衞生標準》、GB7917-1987《化粧品衞生化學標準檢驗方法》、GB7918-1987《化粧品微生物標準檢驗方法》、QB/T1857-2004《潤膚膏霜》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及相應産品標準規定的要求,對化粧品中的pH值、耐熱、耐寒、細菌總數、糞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酵母菌、黴菌、砷、鉛、汞、苯甲酸及其鹽類、酯類、4-羥基苯甲酸及其鹽類和酯類、甲醛、多聚甲醛以及標籤等18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結果表明,一是此次抽查的砷、鉛、汞、微生物等直接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項目全部合格。二是市場佔有率較高、規模較大的大中型企業産品質量較好,産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100%。
    抽查中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是個別産品pH值不合格。化粧品産品是塗抹於人的皮膚並保持其美觀作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所以pH值在標準中有明確的規定。抽查中有個別産品pH值不合格,主要是産品包裝上明示的執行標準為QB/T2286-1997《潤膚乳液》,標準要求pH值在4.5~8.5範圍內,經檢測,pH值實測值為3.8,達不到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
    針對抽查中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已責成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嚴格按照産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抽查中産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依法進行處理,限期整改。同時,對抽查中質量較好的企業,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消費。國家質檢總局將繼續對化粧品産品質量進行跟蹤抽查,促使化粧品行業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為消費者創造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

資  料

如何正確選用化粧品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化粧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市場上化粧品産品琳瑯滿目,不但年輕人使用化粧品, 兒童中老年人也逐漸接受了化粧品,護膚類化粧品是用來保護、滋潤皮膚,減少皮膚中水份的損失,並可經皮膚表面補充適宜的水份、營養成份和乳化油脂,長期使用可令皮膚柔軟、細膩、光滑、有彈性,延緩皮膚的衰老。
    一、選購化粧品注意事項:
    1、首選大商場、大超市銷售的知名企業生産的名牌産品。
    2、檢查包裝盒上的標籤內容是否齊全。標籤內容應包括産品名稱、製造者的名稱和地址、凈含量(凈容量)、生産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産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生産企業的生産許可證號、衞生許可證號和産品標準號,特殊用途化粧品(如:防曬、染發、燙髮、育發、美乳、除臭、祛斑、脫毛等)還須標注特殊用途化粧品批准文號。進口化粧品應標明進口化粧品衞生許可證批准文號及經銷商代理商名稱、地址。如上述內容不齊全,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
    3、根據各人不同的膚質,分別選用中性、油性和乾性的産品,並按季節的不同和需求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産品。如:營養型、滋潤型、美白型的産品。
    4、根據各人的嗜好選擇不同香型的産品,甚至是無香的産品。香氣應純正,幽雅,無不良異味或油蠔味。産品的膏體應光澤細膩,均勻有光澤,色澤自然,無干縮、出水現象,塗抹在皮膚上易於分散。
    二、使用化粧品注意事項:
    1、觀察産品的顏色是否自然,若從原先的顏色變為發黃、發褐、發黑或有白色斑點,説明已腐敗,一般化粧品顏色較淡,大多數為白色、淡黃色等,若發現顏色變深或間隔有深色斑點,便是變質的標誌。顏色變化一般是由黴菌和細菌引起的,黴菌的孢子一般都具有色素,有些細菌菌落和酵母菌也有顏色。
    2、聞氣味。因細菌發酵,産品中的有機物分解産生氣體,原來的芳香有所改變,有異味則説明被污染。
    3、謹防化粧品引發皮膚過敏。使用前應先閱讀包裝上的使用説明,特別是使用新品牌産品時,先在手臂內側或耳朵根部涂少量産品,過24小時後沒有出現紅腫、發癢等過敏現象,方可使用新品牌産品,一旦出現紅腫、發癢等現象,立即停止使用。對皮膚作用溫和,不會引起刺激作用的産品,可長期安全使用。

  相關稿件
衞生巾(含衞生護墊)抽查合格率97.9% 2008-05-06
復混肥料實物質量抽查合格率為93.2% 2008-04-21
農用薄膜實物質量抽查合格率為98.4% 2008-04-21
農用薄膜實物質量抽查合格率為98.4% 2008-04-21
機械密封件産品質量抽查合格率99.5% 200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