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大飛機與新能源汽車
    2008-05-12    韓曉波    來源:北方網
  欣聞我國大飛機公司正式掛牌的消息,特別是讀了溫家寶總理的文章《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難以抑制激動和振奮。
  大飛機是不亞於“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的重大科技項目,而且和普通百姓的生活關係更為直接、更為直觀。當今世界上,能掌握大飛機製造技術的,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三家,而且只有美國的波音飛機和歐盟的空中客車飛機擁有國際競爭力,這比擁有核技術和航天技術的國家數量還要少。大飛機項目不僅是個技術力量問題,還有更為重要的市場環境問題,特別是航空許可證問題。有些發達國家,比如日本、瑞典、以色列等,單純從技術角度而言,並非沒有研製的潛在實力。但是,由於其國土面積狹小,自身沒有獨立的航空市場,如果得不到大國的航空許可證,造出來的大飛機就只能是擺在自家廣場上的高級玩具。我們中國有幅員遼闊的國土,更有正在飛速擴大的市場需求,不管外國給不給航空許可證,都有足夠的用武之地。而且,從溫總理的文章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中國的大飛機不搞則已,要搞就奔著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高水平而去。可以預見,未來的國産大飛機,應是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環保性等諸方面都不輸給波音和空客的水平。
  大飛機之所以重要,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的産業輻射作用驚人。它的産業鏈極長,連帶面極寬,它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高度集成,不僅是居於它上遊的新材料、現代製造、先進動力、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等領域的關鍵技術能夠引起群體突破,而且對其更上遊的基礎研究如流體力學、固體力學、計算數學、熱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諸多領域都有巨大的刺激作用。至於其下游所能帶動的民用航空業、空港物流業、旅遊業、服務業甚至文化産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在上個世紀,有一種産業,也是這樣上能帶動一批産業,下能帶動另一批産業的“鉸鏈型”關鍵産業,那就是汽車産業。二十一世紀,取代汽車産業地位的,顯然就是航空産業。
  説到汽車,又讓我想到我的同事門莉娜寫的一篇報道《新能源車離市場還有多遠》(本報5月11日第11版)。在早些時候,我在一篇針對北京車展有感而發的言論中認為:國産汽車産業要想真正立足世界,必須適應節能環保的大趨勢,在新能源方向上尋求技術創新和突破。現在,我們欣喜地看到,以奇瑞A5等為代表的我國自主品牌車型,已經在開發混合動力車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合資品牌國産車也紛紛量産新能源車型。同時也應看到,由於新能源車的單車價格比同配置的傳統燃油車高出一塊,所以市場份額還很微小。有消息説,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國家相關部委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降低新能源車購置稅的政策。我們相信,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隨著新能源車的成本不斷下降,也隨著鼓勵政策的陸續&&,這點“星星之火”,遲早可以燎原的。
  我有這樣一個夢想:在我下一次換車的時候,能夠購買一輛國産自主品牌的、質優價廉的新型能源環保車,它也許是油電混合的,也許是燃料電池的,或者是純電力的,當然,要是太陽能的那就更好了。在那個時候,我還希望自己出遠門的時候,能夠坐上我們自己國産的大飛機,翱翔在祖國的——不,世界的——藍天。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相關稿件
造1架大飛機和造1億雙鞋有何不同 2008-05-12
大飛機中國造讓藍天見證大國實力 2008-05-12
大飛機中國造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2008-05-12
研製大飛機需要堅定的國家意志 2008-05-12
願大飛機翅膀擊破航空工業舊體制束縛 20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