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上漲誰受益?
    2008-05-05        來源:市場報

 菲律賓窮孩子吃“救濟糧”
資料圖片:國際糧食價格走向
  糧價飛漲正演變成一場危及全球安全的糧食危機,以美國為首的少數幾個富裕國家正出現強大的食品産業集團和食品聯合體,它們在近幾十年內迅速走向集中。食物集團的手,還進一步伸向投入環節,使得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多種生産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結果是扭曲了全世界的農業生産和食物體系,並註定了他們在這場危機中成為最大的贏家。
  糧價飛漲正演變成一場危及全球安全的糧食危機。以糧食帝國美國為首的少數幾個富裕國家,扭曲了全世界的農業生産和食物體系,在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危機中,它們註定是最大的贏家。

糧價引發下一輪危機

  由於美國絕大部分農業補貼落在商品化農産品上,直接推低了這些農産品的價格。於是,出現了強大的食品産業集團和食品聯合體,它們在近幾十年內迅速走向集中。食物集團的手,還進一步伸向投入環節,使得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多種生産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不僅如此,食物的銷售環節,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在全球十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國佔了一半。這樣,最終形成了資本化農業對食物鏈條的全過程控制。

發展中國家面臨挑戰

  資本化的食物集團,還進一步將手伸向世界其他國家。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建立了一個立足自主的食物體系,這不符合食物集團的經濟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於是,食物集團的商人和美國政客們一起,致力於推動農産品國際貿易的自由化,並於上個世紀90年代成功地將其納入世界貿易組織體系。
  現在,美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産品出口國,又是最大的農産品進口國,因為最強大的國家將建立一個由它掌控的單一的世界糧食系統。在農産品自由貿易框架下,主要農業發達國家已經將世界各國的農業生産綁上了同一輛戰車:要麼各國比拼財力,進行補貼生産、競爭;要麼讓出農産品市場,由強國提供糧食和一整套食物體系。顯然,窮國政府財力不足,無法給本國農民提供足夠的補貼,只能選擇後者。美國成功地運用糧食武器,摧毀了眾多發展中國家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産體系,讓這些國家的農民失業,讓這些國家的農業基因化、石油化、化學化和機械化,從而購買美國生産的種子、化肥、農藥、機械。
  例如早在幾十年前,美國食品公司就將非洲加納人廉價的營養品──鯖魚和金槍魚,轉化為罐頭和貓糧、狗糧,銷往美國,以致加納的窮人無力消費已經變貴的魚。作為原料提供者和勞力提供者的加納,在整個生産環節,僅得到銷售金額的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目前糧食價格飆升,源於糧食需求劇增,而接近一半的需求增加源自發達國家對生物能源的追求。其中,美國對生物能源最為熱衷。有分析家估計,2007年,美國的穀物農作物有多達30%用於生産乙醇,為2006年的兩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