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本報刊發的《甲級防盜門至少要扛半小時》一稿指出,新的防盜門國家標準GB17565-2007《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標準於4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國標對防盜門的安全等級、門框門板厚度以及鎖閉點進行了嚴格規範,能夠幫助消費者在選購時一目了然。但記者近日採訪時發現,新國標實施後,防盜門市場不僅仍舊良莠不齊、標準不一,還出現了商家規避新國標的現象。
防盜門應有永久性固定標示
據悉,新國標對涉及到防盜門安全性能的條款均為強制性規定。新國標按照防破壞時間長短、板材厚度等指標對防盜門産品進行了防盜安全等級劃分,將防盜安全級別由原來的“C”、“B”、“A”3級,修訂為“甲”、“乙”、“丙”、“丁”4級。新的防盜安全級別的拼音字母代號分別為“J”、“Y”、“B”、
“D”。甲為最高級,依次遞減。 不同防盜等級的防盜門防盜安全性能不同。如防破壞時間,甲級防盜門不得低於30分鐘、乙級不低於15分鐘、丙級不低於10分鐘、丁級也不得低於6分鐘。按照新國標,防盜門的鎖具應該能夠在防破壞時間內,即使鑽掉鎖芯、撬斷鎖體連接件從而拆卸鎖具或者通過上下間隙伸進撬扒工具、松開鎖舌等,也無法打開門扇。 此外,新標準增加了一項重要內容,可以幫助消費者識別防盜門的真偽,就是要求防盜門應有永久性固定標記。防盜門標記共由3部分組成,標記符號為拼音字母,從左到右分別為防盜安全門代號、防盜安全級別和企業自定義特徵。防盜安全級別標記永久固定在內側鉸鏈邊上角,距地面高度1600mm 100mm的位置上。
防盜門市場依舊魚龍混雜
“市場上的防盜門種類太多了,價格從幾百到數千元不等。”一位在北京四惠橋建材市場選購防盜門的消費者告訴《市場報》記者,“反正大家都叫防盜門,也不知道真正的防盜門該是什麼標準,估計重一些、結實一些的門質量應該不錯。”其實,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曾曝光,達標防盜門僅材料成本近700元。這也就是説,低於700元的防盜門質量很難有保證。 4月16日中午,《市場報》記者來到四惠橋建材市場一家專營防盜門的店舖,老闆熱情的向記者介紹了該店的防盜門産品,並&&“是免檢産品,有質量保證”。“那咱們這兒的防盜門都是什麼等級啊?”老闆愣了一會兒後稱:“防盜門不分等級。”記者隨後向老闆介紹了新國標把防盜門分等的情況。老闆聽後&&,“從來沒有聽説這樣的標準”,並説防盜門的質量相差不多,關鍵是鋼板的厚度,分不分等級無所謂。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相當部分防盜門都找不到能夠幫助消費者辨別真偽的“防盜門永久性固定標記”,有些商家對這一標記竟&&“不大清楚”。而在經銷商提供的産品介紹中,各種防盜門型號雜亂,除了外觀樣式外,消費者無法從中辨別産品的質量。
廠商規避國標有新招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防盜門名目繁多,“安全門”、“防撬門”、“三防門”等,都被銷售人員稱為“按國家標準生産的”。在一家經營“安全門”的店舖,銷售人員向記者解釋説:“這個也是防盜門,只不過便宜一些。跟2000多元的門相比,只是材料、厚度不同,防盜效果差不多。”而另一位經營防盜門的老闆則向記者&&“防撬門就是防盜門”。 業界人士介紹,新國標&&前,一些企業在板採用量等方面都不達標,生産的産品也不屬於“防盜安全門”,不能起到防盜作用。但隨着新國標的實施,原先不達標的廠家動起了心思,把産品名稱改成了“金屬門”、“鋼制門”等,這樣就不必達到防盜門的標準。同時,在銷售時卻輕描淡寫,以防盜門的名義向消費者推銷。而消費者稍有不慎,就會落入商家盜用概念的陷阱。 據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準化委員會副秘書長施巨嶺介紹,標準制定起來不難,真正重要的是執行環節。由於防盜安全門不同於一般産品,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需要多個部門共同配合實施,聯合執行。如開發新住宅時購進大批防盜門的房地産開發商,需要建設部門去監管,流通領域的防盜門則需要工商部門去監督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