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記者從農業部在湖南湘潭召開的全國水稻高産創建現場觀摩會議上獲悉:農業部決定今年在全國水稻主産區建立150個萬畝集中連片高産示範點,通過産業技術體系、行業專項、科技入戶等項目,加大水稻科研投入力度,實現良種良法配套,力爭實現東北、長江中下游單季稻畝産700公斤以上,雙季稻區兩季畝産900公斤以上,其他地區畝産600公斤以上,各創建示範點縣水稻總産較前三年平均增10%以上。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王守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稻穀是我國重要的口糧,加快水稻生産發展,滿足城鄉居民口糧消費需求,對於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重視和加強水稻生産,把水稻放在更加優先位置,採取更直接、更有效、針對性更強的措施,促進水稻生産穩定發展。 農業部要求,各地要千方百計穩定水稻面積,遏制“雙改單”和季節性撂荒現象,積極開展水稻高産創建活動。在創建活動中,要宣傳推廣“一增四推”重大技術(即增加水稻穗數,推廣實用栽培技術、推廣統防統治、推廣配方施肥、推廣機械化作業),為大面積推廣集成配套的栽培技術模式;要積極挖掘不同規模的高産典型及良種和技術在産量、品質、抗性等方面的生産潛力,把專家的産量轉化為農民的産量,把小田塊的高産轉化大面積均衡增産;要制定每個示範片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任務指標和工作進度,強化工作責任和保障手段,細化技術措施和人員配備,高産創建田塊要落實到村、到戶;要強化技術指導與培訓,深入開展巡迴指導和服務,積極引導企業、農業科教部門和農民積極參與,實現萬畝片有技術專家、千畝點有技術骨幹、百畝田有技術標兵,使農民看得見、聽得明、問得清、學得透;要組織開展階段性工作檢查、現場觀摩和總結交流等活動,認真總結高産創建活動實施成效和經驗,為更大規模實施高産創建活動奠定基礎;要切實加大高産創建工作督導力度,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保證各項措施及時落實到位,完成高産創建各項目標任務;要根據農業部要求和實際情況,制定統一規範、操作性強的高産創建驗收辦法和獎勵方案,重獎達標特別是超額達標的高産創建縣,並作為其他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各方參與高産創建的積極性。各級農業部門要在糧食高産創建行政領導小組統一安排下,通過高産示範區以點帶面、點面結合,促進大面積水稻生産水平提高,穩定提高水稻綜合生産能力,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