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銀行正式走來
    2008-04-11    記者 董穎 實習生 孫由頁    來源:市場報

  近期,隨着交通銀行、工商銀行相繼啟動私人銀行業務,國內商業銀行進軍私人銀行領域掀起了一個高潮。專家分析,今年開始,國內銀行對這一市場的爭奪有望步入全面競爭時代。據了解,私人銀行業務以高端客戶為服務對象,是商業銀行當中層次最高的個人金融服務。根據歐美市場經驗,私人銀行業務帶來的利潤能達到零售客戶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

私人銀行進程提速

  今年以來,中資銀行布局私人銀行市場明顯提速。2月下旬交通銀行設立私人銀行管理中心開始涉足私人銀行業務,3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在上海啟動私人銀行服務,3月28日中國銀行宣布將私人銀行業務延伸至澳門。此外,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這項業務。
  “相比去年,今年國內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銀行已經對這項業務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達成了共識,意味着國內銀行對這一市場的爭奪開始進入全面競爭時代。”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私人銀行業務以高端客戶為服務對象,是商業銀行當中層次最高的個人金融服務。按照“100萬美元以上”的國際慣例,各家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門檻為800萬至1000萬元人民幣。

私密性第一

  民生銀行某高層在談到客戶私隱性的時候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大客戶約我見面。我到了約定的酒店之後,有人拍拍我的肩膀,説‘我們老闆在那邊等你’。我一看,那個老闆穿件風衣,戴着墨鏡。他不想讓人看到他。”
  現在,不少銀行設有貴賓服務,但50萬元的門檻顯得過於寬鬆。不少資産達到800萬元至1000萬元人民幣的頂級貴賓不願意“隱沒”在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客戶中一起接受理財服務。所以少數銀行如建行、深發展等已成立了的財富管理中心,將金融資産在200萬元或300萬元以上的客戶再細分出來。
  光大銀行某理財師強調,客戶對於私人銀行的私隱性非常看重,比如1985年滙豐銀行蓋新大樓時,其私人銀行部門強烈建議不要把該部門放在大樓內,以免過於顯眼。

不同於貴賓服務

  “私人銀行跟貴賓理財中心可是有很大差別的。”理財師余先生參觀過中國銀行位於北京的私人銀行。他説,在北京三元橋附近的中行私人銀行部更像一個私人居所,“選用了胡桃木這樣沉穩內斂的色調,油畫、青瓷器、中式傢具恰到好處地點綴在空間裏。千余平方米的面積,除了開放的門廳和客廳外,設有現金區、客戶等候區、會客室等大大小小的獨立房間。”關上門,這些獨立房間都是與外界隔離的私密空間。會客室多在10平方米以上,桌椅比較正式,方便客戶簽署文件,還有齊全的電腦和打印設備。現金區裏有3個隔間,客人在辦業務時,最多只能看到他的背影。而這裡的衞生間也只供單人使用,不分男女,還裝有淋浴設備,連護手霜都是國際名牌。
  此外,私人銀行提供的不只是理財服務,其服務還會延伸到客戶的家人、合作夥伴,甚至延伸到其生活、健康等非經濟領域。比如,有位資産在10億左右的富商,參加賽車摔斷了一個胳膊,由於國內醫療設施的限制,他第一次動手術沒有成功,想要去美國動手術。他所在私人銀行的理財師知道這件事後,迅速&&了在美國的朋友,幫他找到了一個技術高超的醫生,最後成功做完手術。總之,私人銀行的服務範圍是最廣的,只要有客戶需求,工作人員會想方設法去滿足。這與很多人心中私人銀行就是“高檔點的貴賓服務”有天壤之別。

銀行業的“香餑餑”

  專家分析,國內銀行加速開辦私人銀行業務原因有三:一是這項業務本身利潤率高,有助於銀行實現盈利的快速增長。二是出於自身戰略轉型的考慮,特別是在今年信貸緊縮的背景下,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可以提高中間業務的比重,減少銀行對傳統利差收入的依賴。三是布局業務空白點,目前中國大片的高端財富市場仍未被開墾,與外資銀行相比,這一領域也是中資銀行的短腿,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是中資銀行的必然選擇。
  滙豐銀行中國區行長兼行政總裁翁富澤透露 , 私人銀行客戶帶來的利潤能夠達到普通零售業務10倍左右。這也正是外資銀行搶灘私人銀行的重要原因。
  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泛亞地區經濟研究主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中國中産階層的增長速度要遠遠高於中國10%左右的年 GDP增長速度,在未來10至20年間,中國財富積累和産生富人的速度都會是世界第一。美林集團和凱捷諮詢近期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中稱,中國擁有 100萬美元以上資産的個人達到32萬。
  目前,瞄準中國這些富人的絕不僅是中資銀行,渣打、滙豐、瑞銀、摩根大通、瑞士友邦、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也在覬覦這塊領地。從發達國家的私人銀行業務發展規律來看,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國內的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空間巨大。 

部分中外資銀行 私人銀行准入門檻

  中資銀行     進入門檻
  工商銀行     800萬元人民幣
  中國銀行     100萬美元
  交通銀行     200萬美元
  招商銀行     1000萬元人民幣
  中信銀行     100萬美元
  外資銀行     進入門檻(萬美元)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500
  美國花旗銀行        300
  香港滙豐銀行        100
  英國渣打銀行        100
  英國巴克萊銀行     200
  新加坡星展銀行     300

  相關稿件
滙豐中國31日正式推出私人銀行業務 2008-04-01
揭開中行私人銀行的神秘面紗 2008-02-25
全球銀行業視中國為私人銀行市場"新大陸" 2007-12-06
私人銀行業務走向成熟尚需時日 2007-11-27
中國私人銀行業提速尚需跨過三道“坎”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