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對港&經濟影響幾何
    2008-04-03    鄧旭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下一步的投資熱點一定與金融服務業相關,毫無疑問,上海將成為&&首先瞄準的目標
  ● 不僅&&看到了更多商機,大陸企業也在躍躍欲試,去台灣發掘市場
  ● 香港是個成熟的國際城市,不會因某些地點或地域的連通而備受衝擊,相信香港有可能在多個方面得益於“三通”

“三通”金融先行

  台灣“大選”出爐,馬英九“當選”。無論是從履行WTO的義務出發或為台灣本身經濟發展着想,與祖國大陸“三通”且更融合的交流勢在必行。即將“走馬上任”的馬英九強調,“上任”後會立即推動兩岸“包機直航”、“陸客來&”兩大“政見”。
  “目前台灣島內,居民對經濟發展的期望十分強烈,並且國民黨在‘國會’佔據絕對優勢,推動‘三通’已順理成章。”市場觀察人士日前指出,可以判斷,兩岸共同期待的“三通”將逐步付諸實施。
  各界人士一致預計,&&下一步的投資熱點一定與金融服務業相關,上海將毫無疑問成為&&首先瞄準的目標。目前,台灣彰化銀行和世華銀行的代表處先後落戶江蘇昆山和上海。而1997年在上海開業的華一銀行是中國第一家由海峽兩岸合資的華人銀行。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台灣保險界和證券界也將目光瞄準大陸市場。據悉,新光人壽、國泰人壽、富邦産險、明&産險等5家台灣保險公司已先後獲得保監會的批准,在大陸設立了代表處。群益、京華、元富、日盛、建弘、金鼎、寶來等10家台灣券商已先後在大陸設立代表處,其中9家選擇了上海。
  根據台灣大學的一項研究,&&到大陸投資的首選地區就是長三角地區,其中上海則最為&&所青睞。目前,台灣百家大財團中有64家在上海投資了152個項目,台灣上市公司中有78家投資了130個項目。上海已擁有7家台資投資性(控股)公司,17家台灣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代表機構和代表處,以及3家台資企業大型研發中心。

兩岸面臨機遇

  與此同時,不僅&&看到了更多商機,大陸企業也在躍躍欲試,去台灣發掘市場。漢華機構董事長高大豐,2003年來到大陸發展。他一直關注兩岸發展動態。當台灣地區“選舉”結果一出來,有着良好商業嗅覺的高大豐意識到,大陸企業可能將逐漸增加對台灣投資,這是一個極好的商業機會。
  於是,高大豐想出了一個“蒼龍入海”的企劃,以全力幫助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在高大豐看來,允許台灣與大陸實行“三通”乃至更密切的交流勢在必行,這種趨勢已無法逆轉。“台灣常住人口約2000萬人,與上海常住人口數幾乎相同,至少100萬台商長期在內地經商及生活。但大陸同胞對台灣地區既熟悉又陌生。因此,若到台灣開拓市場,需要彼此信任而且放心的夥伴協助,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高大豐説。
  高大豐認為,目前最適合進入台灣的是房地産業、旅游業以及消費品行業。事實上,不僅僅高大豐一個&&希望抓住其中的商機,更多的&&對這一領域也躍躍欲試。

香港地位無憂

  在大陸與台灣“三通”有望改善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的同時,卻引起若干人士對香港漸失“中介”地位的疑慮。中金公司資深財經評論員黎偉成認為,只要香港繼續發揮和擴大作為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的優勢和長處,可以在大陸的對內與對外經貿發展和成長過程中有施展拳腳之機。
  黎偉成&&,香港是一個國際級金融、貿易、運輸、物流等十分成熟的優質城市,不會停滯於某一個地點或地域,也從不會因某些地點或地域的連通而備受衝擊,所以相信香港有可能在多個方面得益於“三通”。
  香港航空業將爭取到更多直航航線,穿梭於內地與香港及香港與台灣間。由於香港的貨櫃碼頭已經十分飽和,所以港口和倉庫雖然可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並不嚴重。
  而轉口貿易也不一定會遭受到重大打擊。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在2007年前11個月經香港轉口的貿易總金額雖然達到221.19 億美元,但是有相當部分是&&在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地區已建立的輕工業生産基地所需的生産或加工物料,另外一部分則是在大陸生産或加工完成的製品經香港轉赴台灣。“‘三通’之後一段期間內,相信&&不會匆匆把在華南投資建立好的工業基地轉移至華東。”黎偉成&&。
  此外,還有部分&&在寶島生産的産品,經香港轉口至東南亞甚至中東、歐洲等地,同樣不會受“三通”的衝擊。
  同時,香港的金融業也將受惠於海峽兩岸的“三通”。目前,台資企業已是緊隨香港與大陸之後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第三大群體。“三通”之後,預計也會繼續利用香港這個國際級的金融中心招股募集資金、爭取國際合作夥伴,以壯大在海峽兩岸的業務與投資基礎。

  相關稿件
香港競爭力續稱冠全國 2008-04-02
香港交易所31日推出小型H股指數期貨和約 2008-03-31
通脹負利率 香港如何應對漲價 2008-03-28
台灣鐘錶工業城落戶福建省漳浦縣 2008-03-19
百噸台灣水果供應春節上海市場 200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