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巨頭抉擇:兩害相權取其輕
    2008-03-26    記者:駱毅 詹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3月24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時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在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表示“當前國內成品油資源充裕,可以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穩定供應”,並表示他們將“保持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穩定”。
  一向低調的中石油、中石化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油市如此敏感的時期站出來?他們的表態究竟意味著什麼?

油荒是否真的過去?

  在《答記者問》中,中石油、中石化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目前,國內成品油生産、供應形勢總體是好的。當前國內成品油資源充裕,可以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穩定供應,不會出現去年11、12月份柴油供應全面緊張的情況。”
  但是這樣的答復是否站得住腳令人懷疑。
  近段時間以來,油荒的傳言正在蔓延開來。
  在成品油消耗量最大的廣東,一度出現了排隊加柴油的現象。
  中石油華南銷售公司一位銷售經理表示,目前嚴格執行總部“限批保零”的政策,以滿足自有加油站零售為主,對外批發基本停止。對于自有加油站的供應,他表示,也將按照總部的統一計劃執行。
  中石化廣東公司一位負責人承認,目前廣東市場雖然汽油供應較正常,但柴油供應趨緊。一個多星期前,除了個別聯營油站,已經全面停止對外批發柴油,以保證零售。
  這位負責人指出,造成柴油供應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節後國內工農業、運輸業需求恢復快,特別是南方受雪災影響,電力缺口大,發電用油增加,成品油需求恢復較往年要快。
  其次,當前國際油價連創新高,一度突破110美元/桶大關,而國內規定的零售價格僅相當于65美元/桶的國際油價水準,因此生産企業加工虧本,地方煉廠和小煉廠基本停産,資源供應大幅減少。
  最後,由于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市場對國家近期調升價格有預期,故消費者有多購多加油品的行為。
  “目前廣東民營加油站的脫銷斷檔面不斷擴大,供應壓力基本都壓到了兩大集團特別是南方主供的中石化身上。”上述負責人説。
  據這位負責人解釋,因需求增加,供應壓力轉移,中石化個別油站在配送運輸及油站罐容等一時較難適應突增的需求,會出現供應臨時的停供情況。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兩巨頭的出面,更像是穩定市場之舉。
  比如,兩大石油公司指出,“去年底成品油供應緊張的局面緩解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進一步加大了成品油生産和進口力度,國內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生産量有了較大幅度增長”,並列出了具體的支援數據:“今年前兩個月,成品油産量同比增長10.5%。成品油庫存比年初增加28%,其中柴油庫存增加46%,是近幾年來同期庫存較高水準。”

價格進入“降溫”期?

  高盛公司日前發表報告稱,國際原油價格將在今年春天隨著原油需求的減少降至每桶90美元以下。
  高盛分析師Jeffrey Currie認為,國際原材料價格正進入價格迴圈的疲軟階段,其價格基礎將在4月隨著美國經濟下滑而進入低谷。但他同時表示,在2008年下半年,原油價格將重新開始上漲,並將在年底重新回到每桶105美元的價位。
  上述中石化負責人也認為,近期成品油漲價的可能性較小。“(廣東)省物價部門已表示近期國家不會調整煤、電、油的價格,因此不必太恐慌。”
  東方證券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晶認為,“由于國家發改委近期禁止成品油漲價,下遊價格被‘堵’住了,價格傳導機制無法發揮作用,成品油價格上漲的壓力也就無法被真正化解。”
  正因如此,業內一致認為,市場價格將逐步回歸合理水準,近期價格將逐步回落。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目前國內行情已經呈現出下行跡象。
  但對于兩大石油公司而言,在現有國際油價下其承受的成本壓力依然巨大,即使國際油價回落到90美元/桶也是如此。
  按照中石化提供的數據計算,國內規定的零售價格僅相當于65美元/桶的國際油價水準,比100美元/桶的現有國際油價少了足足35美元。
  這樣的虧損幅度就連具備上游資源優勢的中石油也有些吃不消。根據中石油3月20日發布的200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煉油與銷售板塊2007年虧損206.8億元。
  “更何況中石化60%的資源依靠進口,高油價的壓力更大。”上述中石化負責人稱。
  正因如此,雖然中石化在3月20日宣布獲得國家123億元的財政補貼,但銀河證券分析師李國洪認為,123億財政補貼也難抵100美元高成本。
  李國洪在其分析報告中指出,由于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仍然較國際水準低1000-2000元/噸,而2007年中國石化共加工原油近1.56億噸,目前煉油板塊虧損遠大于財政補貼。
  在這種情況下,適度提高成品油出口量也成為兩大石油公司降低虧損的選擇之一。
  與此同時,中石化已著手調高部分煉化産品的價格。在其3月中旬下發的推介文件中,提出的目標之一就是“自14日起直到月底,實現:石油焦、溶劑油、重油、石蠟、硫磺上調300元/噸。液化氣上調350元/噸”。

  相關稿件
廣東柴油荒致部分貨運公司半數貨車停運 2008-03-26
油荒只是壟斷集團演的一場戲 2008-03-26
柴油荒蔓延將給通脹火上澆油 2008-03-26
求解油荒 價格機制當接軌國際 2008-03-26
別把“油荒”責任全推到漲價謠言上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