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將2008年確定為農藥登記管理年
    2008-03-11        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從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獲悉,為配合農業部新近頒佈的有關農藥管理6項新政策的施行,農業部將2008年確定為農藥登記管理年,組織各地農業部門加大有關政策的宣傳培訓和貫徹落實,進一步強化農藥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銷假劣農藥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2007年12月8日,農業部頒佈了《關於修訂<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決定》、《農藥登記資料規定》、《農藥標籤和説明書管理辦法》3個農業部令,發布了農藥名稱登記核準管理的公告;2007年12月12日,農業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農藥名稱命名和農藥産品有效成分含量兩個公告。6項新政策的&&,為了規範農藥登記管理,主要解決農藥“一藥多名”、産品數量和標準亂等問題。
  農藥作為農業生産的重要投入品,影響着農業生産和農産品質量安全,甚至影響到農産品貿易和生態環境安全,直接關係到人體健康和農民增收,因此,農藥管理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為加強農藥管理,1997年國務院頒佈了《農藥管理條例》,使農藥管理走上了法制軌道。
  近年來,隨着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及人們對農産品質量要求的提高,現行的農藥管理法規及配套規章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暴露出許多突出問題,急待解決。一是産品數量多。由於現行法規規定農藥産品可以進行正式登記,也可以進行臨時登記,而臨時登記要求低,企業熱衷於臨時登記,致使農藥産品的數量大量增加。二是“一藥多名”。目前農藥産品可以使用三種名稱,即通用名稱、商品名稱、註冊商標名稱。許多企業為達到變相漲價的目的,編造了五花八門的商品名,“一藥多名”問題突出。如吡蟲啉就有700多個商品名。三是標籤管理不規範。現行農藥法規及配套規章缺乏對農藥産品標籤標注內容的具體規範,導致農藥企業在標籤上將商品名標注得十分醒目,而將通用名印得很小,使農民和農技人員都難以辨認産品的特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農業部對現行的《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農藥登記資料要求》進行了修訂,並就農藥標籤管理、農藥名稱和産品含量管理制訂了相應的規範性文件。具體措施包括:
  一是從2008年1月8日起,停止批准商品名稱,農藥名稱一律使用通用名稱或簡化通用名稱,直接使用的衞生農藥以功能描述詞語和劑型作為産品名稱。自2008年7月1日起,生産的農藥産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稱。
  二是將農藥臨時登記證的累積有效期由四年縮短到三年。
  三是對於已批准正式登記的産品,在其申請續展時,應按新規定補充所缺少試驗資料或綜合報告,以便對其進行再評價。
  四是提高農藥登記門檻,減少臨時登記與正式登記的差距,尤其是提高了臨時登記在農藥殘留方面的要求,以確保農産品質量安全。
  五是規範了農藥標籤和説明書的管理,進一步明確了標籤應當標注的內容,不得標注的內容,同時規定農藥名稱應當標注在標籤的顯著位置,商標標注的單字面積不得大於産品名稱標注的單字面積。
  六是規範農藥産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和劑型相同産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的設定梯度不得超過5個;添加滲透劑或增效劑的農藥産品,有效成分含量不得降低。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通過上述一系列新政策措施的施行,預計農藥産品名稱可由目前的1.6萬個減少到1700個,農藥登記的數量也將明顯減少,“一藥多名”、産品數量等問題將得到解決。
  相關稿件
農業部組織萬名農技人員進萬村開展技術指導 2008-02-28
美農業部下屬機構公布主要農作物庫存預測報告 2008-02-26
農業部積極調度救災種子確保災後恢復生産 2008-02-26
農業部利用手機短信指導災區農業生産 2008-02-19
農業部:研究部署農業災後重建工作 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