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終結微軟霸權
專家稱中國要抓住這一機遇發展自己的軟體産業
    2008-02-29    王立嘉    來源:市場報

  ■在服務器領域,Linux操作系統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20%以上,與Windows操作系統一起,成為二元技術平台的主流操作系統。
  “從全球視角來看,Linux已經在服務器端和嵌入式端成為強者,將給中國軟體産業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機會。”2月20日,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主席陸首群在“2008Linux開發者研討會”上指出,Linux跟開源軟體在全世界的興起正在改變軟體産業的發展趨勢,也是中國軟體産業發展很好的機遇。

用於加油站、銀行系統  

  “Linux是什麼?噢,對了,是我電腦出廠時裝的那個操作系統吧?早格掉換成Windows了。”採訪中,《市場報》記者發現絕大多數普通人對Linux一無所知,能説出它是一個操作系統的人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連出版了國內第一本關於Linux內核圖書的毛德操教授在自己的PC機上都不用 Linux。這不能説不是在二元世界裏已經佔據主動地位的Linux的一大尷尬。
  隨着計算機以及因特網不斷普及,世界各國對微軟的壟斷地位就格外擔心。相對於源代碼封閉的Windows操作系統,開源的Linux就受到了各國政府以及安全意識很強的大型公司企業的青睞。然而,在中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政府提倡Linux,但用戶卻在抵制,”毛德操坦言。而這,並不能僅僅歸咎於用戶。
  當非Linux平台的用戶向Linux平台遷移時,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應用軟體的轉換。目前,包括國內高校專業學生在內的計算機用戶所受的基礎計算機知識都是基於Windows平台的。而出於使用習慣和處理原格式文件以及消化外來資料所帶來的麻煩,人們很難輕易放棄微軟的Office系統而改用 Linux平台的OpenOffice。因此,“目前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桌面Linux和其它平台拉到同一起跑線上。” 毛德操教授説。
  “Linux桌面在全球大概只有2%左右的佔有率。”陸首群主席承認,Linux桌面確實是Linux發展的薄弱環節,但他同時&&Linux 的卸載率並不像有些媒體報道的那麼多,如中國的加油站基本上用的都是Linux系統。Linux系統已經從原來的政府部門使用、教育部門使用發展到銀行也使用了,十大銀行現在都是我們的會員。還有電信方面的應用,中國移動天津分公司短信上用的就是Linux,效果也很好。
  Linux要發展,首先要解決驅動跟應用的支持。在印度,政府採購手冊裏要求同時提供微軟跟開源的驅動,如果只滿足微軟驅動,不能滿足開源的驅動就不能採購。“我想把印度準備實行的政策跟中國政府來談,將來中國政府也採取這樣一個政策,這樣驅動就發展起來了。” 陸首群坦言。中國要發展自己的軟體産業必然要採用開源軟體,必然要在Linux基礎上進行發展。

Linux服務器收入20億美元

  2月27日,市場調查公司IDC宣布, 2007年全年服務器總收入達到了544.2億美元,僅次於2000年的歷史最高水平616億美元。從操作系統的角度來看,基於Windows的服務器在第四季度的收入最高,但是收入增長最快的是基於Linux的服務器。 Linux服務器的收入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6%。
  基於Windows的服務器的收入同比增長率只有6.9%。專家認為Linux在服務器的市場上,已經和Windows一起成為市場的主導。
  開源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滿足核心計算要求,這也造成了Linux在全球各地的流行。目前已得到Oracle和Microsoft等重量級企業認可,企業部署數量快速增長。
  專家認為,Linux將成為將來最主要的軟體平台。國際Linux基金會執行董事Jim Zemlin&&,這是由於對這些公司來説,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個開放平台,研發人員就可以共同合作進行開發,而且不再依賴於第三方,由自己進行開發解決,這就是Linux的優勢所在。“對於Linux來説,我們研發的速度實際上比任何一個平台研發的速度都要快。”
  “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像這樣的、這種大量的軟體的開發的模式出現。”Jim Zemlin認為,近一段時期以來,Linux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Linux開發人員每天都會提出幾千個代碼,那麼同時他們也會每一天改進幾千個代碼等等。比如説Linux內核的版本每三個月會推出一次,所以Linux的技術每6個月會進行更新,企業的每18個月會更新一次。所以這種合作的Linux 的系統會帶來幾十億美元的市場份額,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和這種規模的研發來進行衡量。由此,我們可以説Linux已成為軟體行業的一個最具有主導地位的平台。”
  專家們普遍認為:企業和數據中心環境採用Linux的黃金時間已經到來,其中最重要的證據是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支持Linux。除了作為 LAMP組合(Linux、Apache、MySQL和PHP)的一部分在網絡門戶網站和Web託管領域大顯身手之外,Linux正在獲得廣泛的認可,用來運行任務關鍵型數據庫、消息處理、企業資源規劃(ERP)和薪水系統等。反過來,企業級軟體廠商也越來越多把他們的程序與Linux連接,這造成了 Linux在所有行業的大規模部署,包括金融、零售、政府、製造和教育。
  由於軟體和接口成本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降低成本一直是企業部署Linux的主要驅動力,特別是在UNIX的成本非常高的情況下,遷移至 Linux有很多優勢:降低資本支出、降低管理成本、降低操作系統許可證費用、最低的培訓要求、在利用現成和定制軟體的時候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控制力等等。

Linux擁有唯一話語權

  “全世界最早擁有Linux手機的是中國人,第二是日本人,第三是韓國人,然後才是美國人、歐洲人。所以中國實際上是Linux手機軟體公司的鼻祖,但不幸的是最後都被賣掉了。原因是後續投資太大了,創業者退出了。”作為法國電信北京研發中心開源實驗室總監、原中科紅旗公司副總裁兼嵌入式産品事業部總經理的黃思源認為,在Linux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中國不僅是最早啟動的市場,連技術開發也是以中國為主,“LiPs手機操作系統聯盟是由法國電信參與創辦,但法國電信的Linux部門卻是以中國人為主”。為Linux手機標準做貢獻的,也主要是以中國人為主,但這些人卻在海外的組織中,某種角度看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
  現在Linux已經存在於很多不同的手提設備中,很多人正用着Linux可能也不知道,將來Linux作為一個基本的操作系統將充分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就目前的三大手機操作系統來説,Sybiam、Windows Moblie和Linux已經有類似三分天下的格局。但以諾基亞為主的Sybiam和微軟旗下的Windows Moblie,企業都沒有新進入參與研發的可能,Linux是唯一可能有説話權利的市場。正因如此,黃思源提議,中國手機廠商應更多關注Linux手機操作系統,這當然不會是因為這個市場中國廠商的關注,而是因為中國手機廠商被壓制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市場中,便宜與高端市場均都被國際大品牌佔據,中間又有超 5000萬部的黑手機壓迫,“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Linux對於中小手機廠商來説是進入高端手機的唯一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黃思源特別提到現有的中國軟體商業模式,這個産業的增長在2007年很緩慢,“目前軟體的收費模式,世界上很多公司做的還不錯,但是中國公司就是不行,我們的軟體收費商業模式本身在崩潰。”他認為,如果能注重並抓住手機這個龐大的市場,如此弱小的桌面操作系統,甚至免費贈送軟體都可以發展得很好。
  對於推出基於Linux內核的Android手機平台Google,很多專家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他們認為,推出手機Android API,這是Google做的 “顛覆”性嘗試。他們把一個開放的、通用的平台放到一個Linux一直都很難參與進去的領域——手機領域,如果説它的這個舉動能夠把一個更開放的概念帶到以前相對比較封閉的市場中的話,這對開源來説是非常有用的。更多開源的軟體能夠讓更多人享用。

  相關稿件
中國Linux市場的三足鼎立格局已經初步顯現 2007-08-09
微軟聯手用友力推CRM 4.0新品 2008-02-28
8.99億歐元:美微軟公司接到歐盟最大罰單 2008-02-28
微軟並購雅虎消息刺激 中國聯通拖累信息板塊走弱 2008-02-27
蓋茨宣布:微軟將向全球大學生提供免費軟體 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