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現在你問一個銀行家希望轉行到哪,他會選擇主權財富基金。對於銀行來説,不管多大規模,無時無刻不在考慮資本金是否足夠,並擔心風險和流動性。沒有比主權財富基金再具有吸引力的了——誰不願意成為這個市場上資本充足、連杠桿都不用的“萬人迷”呢? 但是,渣打銀行中國區研究主管王志浩認為,主權財富基金的新起之秀——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它背負着沉重的利息負擔,並且仍然在苦苦摸索着戰略和組織架構之路。王志浩給中投公司細細算了一筆賬。
股息難兌
與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不同,中投公司並不擁有資金的所有權。中投公司的資本金是直接或間接通過市場從央行“借”的外匯,因此必須支付利息。2000億美元的本金意味着每年需支付約80億美元利息。2月29日,中投公司就必須支付首筆利息——人民幣129億元(合18億美元)。 “這對於在與中央匯金公司的合併中耗費670億美元資本金、還沒有積極運轉資金的中投公司來説,是一筆很大的數目。”王志浩説。 作為中投公司子公司的中央匯金公司,持有中國工商銀行35.3%、中國銀行67.49%以及中國建設銀行67.98%的股權。“這些股權對應的市值急劇膨脹,但這些股權代表着國家的大股東地位,至少目前這些股份還無法賣出,不過這些銀行會支付股息。” 據某媒體預計,股息將達到人民幣430億-550億元(合60億-76億美元)。不過,如果中國銀行沖銷了太多與次貸危機相關的美國資産,這些股息多大程度兌現還是未知數。 另一個浮出水面的問題是,匯金公司在向上述商業銀行注資時簽署的外匯期權協議。該協議允許上述3家商業銀行以匯改前的匯率水平(1美元兌人民幣8.3元)將資本金兌換成人民幣。 據王志浩估算,2007年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兌換了410億美元。從2008年1月起,中國工商銀行將兌換120億美元。最終的損失將隨着期權執行的日期而變化,假設市場平均匯率水平為1美元兌人民幣7.3元,對於中投公司來説,相當於大約50億-60億美元的損失。
青黃不接
根據王志浩的觀點,中投公司的其他投資不會很快支付股息,暫時也指望不上。 中央匯金公司在8家證券公司的投資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是這些證券公司在經歷了5年的慘澹經營後,急切地希望再投資,因此,對是否支付股息三緘其口。中投公司可能會決定賣出這些股份,但是這需要時間。 獲中投公司30億美元投資的百仕通,其股價仍然低於成本價,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支付股息;中投公司向摩根士丹利購買的50億美元類似於可轉換債券的證券,也沒有馬上支付股息的可能,但是9%的利息很快就將支付。 王志浩認為,去年12月份中央匯金公司向國開行注資200億美元是長期的股權行為,農行的重組也有待時日。向國開行和農行的注資政策意味濃厚,雖然驅動因素並非中投公司獲取收益的顯性目標,但是事實上卻減少了其可用資源。
戰略難題
扣除可能注資農行的400億-500億元人民幣之後,中投公司還可以支配500億-600億美元,而這恰恰是更有趣的地方。這些資金去年12月份還“端坐”在外匯局的外匯賬戶上,今年1月應該已經劃轉給中投公司了,其中大部分將會委託給正在等待招聘結果的外部基金經理。 王志浩&&,中投公司的投資戰略看起來有些複雜,既在尋找股票和固定收益證券方面的基金經理,還在搜索指數型和積極管理的基金等。 根據報道,中投公司的目標收益率是獲得高出G3或者G7通脹率200-300個基點的收益率。中投公司更願意成為一個養老基金而不是一個激進的對衝基金,但是隨着它不斷建立自己的資源和信心,這一路徑可能會發生變化。 中投公司的成立,是基於央行或者外匯局的外匯管理過於保守且收益太低的前提。如果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就意味着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有時會發生損失。 此外,中投公司還面臨着組織架構方面的難題。中投公司直接向國務院匯報,目前其員工主要來自於中央匯金公司以及其他政府部門,其薪酬仍然沿用公務員的標準。 王志浩認為,這意味着當前中投公司很少有人具備國際市場經驗,如果薪酬水平保持在當前水平,很難培育真正的內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