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人民日報》2月24日報道,由財政部制定的《自主創新産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和《政府採購進口産品管理辦法》近日開始實施。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解讀政府採購時稱,政府採購應該優先採購本國産品,擅自採購進口産品者要處罰。
因為不是“原裝進口”,就在廣州企業自行研發的銳豐系列音響進得了北京奧運會的“鳥巢”而進不了廣州亞運會場館引起人們熱議時,財政部制定《自主創新産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和《政府採購進口産品管理辦法》,並強調“政府採購應該優先採購本國産品,擅自採購進口産品者要處罰”,對當前自主品牌遭歧視、政府採購“崇洋媚外”現象有着極強的針對性。
自主創新不僅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自主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考慮如何才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問題。從發展戰略轉型方面看,企業也應該把建設自主創新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但還應該看到,企業自主創新,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也非常重要。目前,企業自主創新所遇到的制度、政策困境,都跟政府有關。廣州亞運場館“非原裝進口不要”就是典型的政策壁壘。
技術創新是一個內生變量,它跟一個國家的制度、政策環境、文化環境有直接關係。制度是自主創新的保證,比如,只有加大對知識産權的保護,才能讓民企自主創新更加積極;政策是自主創新的引導,政策為創新開通通道、提供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文化是自主創新的氛圍,如果全社會流行“你創新,我模仿”,任何企業也就沒有創新的積極性了。自主創新需要適宜的制度和政策環境,但目前我們在這方面還很欠缺。
有經濟學家説,制度重於技術。也就是説:沒有制度支持,技術創新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重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技術創新。與制度一樣,如果政策不引導,自主創新也多會落空。因此,政府必須在保護企業自主創新上提供制度保證和政策引導。應當説,財政部強調政府採購要對自主品牌優先考慮,就一種政策引導,有利於及時剷除政府採購諸如“非原裝進口不要”規定的政策壁壘,有利於企業自主創新,有利於自主品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