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房價降了,北京房價也下降了……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樓市打折、降價的消息可謂層出不窮,但記者深入採訪發現,廣州和北京的房價尚未出現真正的下跌,甚至有“明降暗漲”的情況。專家認為,目前樓市是否出現“拐點”還不能下結論,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如果供求矛盾不能得到根本解決,房價仍可能繼續上漲;但從未來走勢看,房價的漲幅可能趨緩。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廣州樓市一直處於上升通道。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統計,2007年廣州前10個月一手住宅成交均價整體呈上漲態勢,7月後均價出現較快幅度增長,特別是10月份樓價高達到11574元/平方米的歷史最高點,環比達到19.5%,同比上漲81.3%。[詳情] | |
 |
2007年歲末,“拐點”説再度興起,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房地産市場註定在紛爭與喧囂中前行。儘管房價並未如人所願立竿見影般地下降,但是,人們已經朦朧地感覺到,在密集的宏觀調控背景下,房地産業正面臨着分化、調整,站在了新的政策環境的十字路口。 細心的人發現,自從2003年全國性房價上漲以來,每當房地産市場出現風吹草動,“拐點”説就會出現,之後在堅硬的房價前煙消雲散。2007年歲末“拐點”説影響最大,呼應最多。[詳情] | |
河北省住宅與房地産業協會會長張鳳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河北的房地産市場比較平穩,商品房價格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的城市漲幅較高,這與原來的房價基數比較低有關。目前,還沒有看到實實在在在的拐點。市場經濟中,任何的波動都是正常的,沒必要過於放大某一時點的“彎、轉、拐”現象。預測房價還會上漲一段時間,但漲幅趨緩,不會瘋漲。 分析一些一線城市房價出現調整的原因,張鳳珠説,目前,購房者處於觀望狀態,這樣的心態是建立在對國家近期&&的房地産調控政策的預期上。近年來,國家&&了“國六條”、“國八條”等一系列針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政策,而房價卻“越調越漲”,人們對政策效力産生疑慮的時候,近期國家又&&諸如緊縮銀根、提高第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住房供應量等措施,內容更具體,操作性更強,力度更大。[詳情] | | |
 |
| 1月8日,杭州市鬧市區的一個房産中介公司打出了轉讓店面廣告。隨着近期二手房地産市場遇冷,一些規模小的房産中介紛紛退掉位於鬧市區的店面,轉而尋找成本更低的地段另謀發展。 |
受國家實施從緊貨幣政策及2007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産“密集性調控”影響,南京樓市房價趨穩。但一些業內專家們普遍認為,當前造成資産價格泡沫的多種宏觀因素依然存在,房價依舊有大幅上漲的衝動,房地産調控應當更注重持續性,防止再次報復性反彈。 記者調查了解到,南京市土地、新上市商品房與二手房市場近期均不同程度出現了波動,市場人氣冷清,成交不活躍。土地市場波動最為明顯。將2007年南京的最後一輪土地拍賣與此前的相比,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07年南京土地市場“地王”頻出。[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