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塑令”加速洗牌
“限塑令”剛剛頒佈,尚未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但《市場報》記者在北京市通州區八里橋的萬客隆超市看到,該超市已經停止向顧客提供免費的塑料袋。不少顧客購物後只能懷抱着食品離去。一名收銀員告訴《市場報》記者,此前,每次當班她用掉的塑料袋就有兩大捆。 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估算,近幾年,全國超市使用的塑料購物袋每天達到10億個,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則在20億個以上。“限塑令”下發以後,立即在塑料袋製造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業內人士認為,“限塑令”將直接造成塑料袋使用量大幅減少,並直接影響到塑料袋生産企業,甚至促成該行業的重新洗牌。 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質量安全及環保新政策的實行,將使塑料包裝行業的“洗牌”速度不斷加快。“例如,國家對食品包裝用塑料製品實施強制生産許可後,首批獲得通過的大中型企業約佔1/3,加強管理和技術改造後通過的中小企業約佔1/3,其餘小型企業及個體企業則面臨轉産或關閉。”
半數企業或轉或關
事實上,由於塑料袋生産工藝簡單,投資額也很低,所以絕大多數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有的甚至沒有到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目前,我國塑料包裝行業的許多小企業設備簡陋,原材料進廠不驗收,産品出廠不檢驗。部分企業為了獲取利潤,違規使用“回料”進行二次加工,生産食品用包裝容器。此前,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塑料檢測站曾發現,市面上出售的低價超薄型塑料袋,原料大多是工業廢料、塑料垃圾回收料,甚至是醫用輸液管等廢棄物品合成的。 “新規明確規定,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將被禁止生産和使用,這部分生産企業的産品將被列入淘汰類産品目錄,銷路直接受阻。”董金獅預測,禁令正式實施後,將有一半左右的生産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將轉産或關閉。 中國塑料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馬佔峰透露,以0.025毫米作為界限,是他們協會的建議。“這也是考慮到各個企業的承受因素和整體情況所提出的建議。”目前協會正在調研塑料袋製造企業的銷路問題。 《市場報》記者還了解到,為了與“限塑令”相配套,國家標準委正在積極組織相關單位及專家制定塑料購物袋相關的國家標準,並計劃在今年3月份完成。
盡快轉型尋商機
伴隨塑料袋“標準時代”即將來臨,部分企業表現樂觀,並將此視為難得的一次機遇。有企業&&,國家禁止生産超薄塑料袋,對小企業可能會造成衝擊,部分塑料袋廠家將面臨關停命運,但對大的塑料袋生産企業,尤其是生産環保型塑料袋的企業卻是個機遇。因為標準的&&,為他們掃除了來自“三無企業”的競爭,他們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快速轉型,生産符合標準的塑料袋。有企業向《市場報》記者&&,“對於生産完全可降解塑料袋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此外,伴隨着一次性塑料袋的逐漸退場,布質、紙質的購物袋必將走上前&。《市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布料製品生産廠家和紙品製作公司已經將此視為機遇,制定了“生産銷售計劃”。同時,還有一些塑料袋廠家認為“限塑令”這是個機遇。因為需求量的降低和企業的減少,將使原料需求降低,造成原料價格下降。”
塑料行業前景向好
儘管政策壓力不斷增加,但研究人士認為,隨着我國工業化的進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塑料行業長遠發展前景依舊看好。 根據“限塑令”,國家財政、稅務部門將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産、銷售、使用,支持和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産業的發展。 據海通證券研究員劉金分析,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變化,發達國家商品糧小包裝的比重很高,達到80%左右。我國是糧食生産大國,如果糧食小包裝的比例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還需要大幅增加各種塑料包裝材料的品種和質量。此外,食品、飲料、藥品、洗滌用品、化粧品等行業的迅速發展,也會使複合膜、包裝膜、周轉箱等塑料包裝製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 專家建議,針對國家不斷&&的環保、安全政策,塑料包裝生産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其實施情況,同時轉變觀念,不要坐等觀望,而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産品,同時不斷開發具有增長潛力的新領域、新産品。 此外,針對“限塑令”的&&,一些塑料包裝生産企業已經醞釀拓展海外市場,應對國內市場可能出現的需求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