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美國商務部針對某些來自中國的鋼管確定了初步反傾銷關稅,理由是,這些鋼管在美國以低於市場的價格銷售。 美國助理商務部長David
Spooner在聲明中&&,“價格歧視損害了美國製造商的利益。” 美國商務部&&,這次行動針對的是圓形焊接鋼管産品,主要用於建築工程。一些中國製造商將面臨25.67%的初步反傾銷關稅,其他則將面臨51.34%
的關稅。美國海關將得到指令,根據上述稅率對來自中國的鋼管收取保證金。美國商務部將在5月宣布關於上述鋼管産品反傾銷關稅的最終決定。
美“反傾銷”由來已久
早在2006年,美國鋼鐵企業就曾對包括寶鋼在內的6家中國鋼鐵企業的熱軋鋼等産品提出反傾銷申請。 2007年6月,12家美國鋼鐵製造商向美國政府抱怨,&&從中國等國家進口的有關商品在美國的銷售已構成傾銷,要求對中國輸美焊縫鋼管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他們要求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焊縫鋼管徵收高達80%左右的關稅。 2007年7月17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立案對我國輸美薄壁矩形鋼管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2007年8月1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ITC初步裁定我國輸美薄壁矩形鋼管存在實質性損害。 而去年以來,中美也已三次召開鋼鐵行業對話,試圖通過對話來解決雙方在“市場、産業整合、生産、産能、出口退稅以及政府補貼”等各方面的分歧。但從美國不斷裁定我國出口鋼材“傾銷”、“補貼”來看,雙方的分歧依然巨大。 據國際鋼鐵協會網站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産國,2006年産量為4.227億噸;日本位居第二,産量為1.1162億噸;美國排第三,産量為9860萬噸。
鋼鐵産業成“突破口”
據了解,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國出口鋼材234.29萬噸,同比增加2.71萬噸,增長1.17%。但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鋼鐵出口量的持續增加,並非美國鋼鐵業疲軟的惟一原因。鋼鐵業作為夕陽産業的國際大環境、美國汽車工業的滑坡和美國鋼鐵企業自身缺乏及時調整和鞏固,才是美國鋼鐵業日益疲軟的根本原因。 對於美國的反傾銷調查,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美國至今尚未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對來自中國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通常採用“替代國”的辦法計算傾銷幅度,從而徵收高額反傾銷關稅。但美國在對來自中國的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同時,又進行反補貼調查,加徵反補貼稅。美方這種對來自同一國家的産品採用“雙重計算”的做法,有悖於美國的相關法律,並嚴重違反WTO有關規定。 “美方不過是在找突破口,中國的鋼鐵産業是很容易受到攻擊的産業。”英國歐華律師事務所反傾銷專家馬鴻基此前曾&&,“一旦這一突破口被衝破,美國可能會對中國其他産業,如木地板、鋼纜線等進行反補貼調查。” 有關專家指出,無論如何,中國鋼鐵出口並不存在傾銷,並且也沒有政府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