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貧困縣山東沾化有十五個縣長助理
近2.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養了190多個副科級單位
    2007-12-18    作者:王文志 肖波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近日在山東省沾化縣採訪發現,這個不足40萬人口的欠發達縣,除了一名縣長、六名副縣長(其中一名挂職)之外,竟然另有15個縣長助理。
  有當地幹部和群眾對記者説,縣政府從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直到“第二十二把手”,沾化縣政府領導班子快成了“千手觀音”。
  沾化縣位於山東省北部,渤海灣南岸,黃河三角洲腹地。該縣轄六鎮、四鄉和一個辦事處,總人口38萬,是山東省最後一個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縣,目前仍然是山東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去年,該縣地方財政收入近2.8億元,屬於“吃飯財政”。
  當地一名幹部對記者説,沾化縣有兩大特色遠近聞名:一是冬棗,被譽為“中華奇果”“世界第一果品”,沾化縣是有名的“中國冬棗之鄉”。二是“縣長多”,縣長、副縣長加上縣長助理,“站着一大串,坐下一大片”,成為一道奇特的“景觀”。
  記者在沾化縣委組織部今年7月份編印的“全縣領導幹部登記表”上看到,挂着“縣長助理”頭銜的幹部名單密密麻麻,佔了近一頁紙,細數下來,竟有15個之多。在沾化縣委、縣政府官方網站“領導專頁”裏,這15個縣長助理也赫然在列。  
  據記者了解,這15個縣長助理中,除了少數幾個是沾化縣的上級濱州市任命的外,其餘大多數都是屬於沾化縣自己聘任或任命的,這被當地幹部和群眾戲稱為“地方糧票”。濱州市委組織部二科的一位幹部對記者&&:“我們市委組織部之前曾為此專門下文規範縣(區)長助理的配備,只有經過我們認可的才能成為縣(區)長助理,否則是無效的。沾化縣只有兩個縣長助理是經過濱州市委組織部認可的。”
  縣裏為何要配備這麼多縣長助理?記者希望就此當面或電話採訪沾化縣委或縣政府主要領導,該縣宣傳部李部長和劉部長都對記者&&,主要領導因有事無法接受採訪。
  在沾化縣委組織部,記者與該部門一名李姓工作人員談起沾化縣裏為何要配備這麼多縣長助理時,這名工作人員對記者如此答覆:“我們的縣長助理並不多!”。
  而一些群眾説,作為縣級政府,如果工作確實需要,配備一兩個縣長助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沾化縣的縣長助理確實太多了,有時開會得擺幾排座位。
  “這麼多縣長助理不僅影響了政府形象,而且工作上容易扯皮推諉,降低了行政效率。”有投資者對記者反映。記者發現,該縣有的縣長助理與副縣長的分工形成重疊。例如縣長助理鄭同慶,協助縣長耿濤負責重點項目、協助副縣長郭增祿負責發改局、油區辦工作;縣長助理於振堯,協助副縣長曲發斌負責教育工作等。有工作人員對記者&&,遇到兩個縣領導同時分管領域的問題時,都不知該先找誰後找誰。縣長助理分管的一些工作,副縣長也管,官員多不見得效率高,批條子的人多了,拍板的環節多了,辦事程序的線條拉長了,擔責時卻鮮有人應答。
  該縣幹部説,一張板凳上坐15個縣長助理,官員屁股下的“板凳”越來越長,激發了基層幹部的官慾,助長了官場浮躁風氣。據反映,對於縣長助理這頂頭銜,該縣許多部門領導幹部趨之若鶩。
  另外記者了解到,目前沾化縣不僅縣長助理多,而且機關也多。來自該縣組織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該縣副科級以上單位竟有192個,這還不包括國稅、地稅等由上級垂直管理的部門。這個縣的幾位主要領導的坐車也頗為“扎眼”,都挂着“魯O”的公安號牌。
  目前,沾化縣尚有四個貧困鄉鎮,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大約有四萬人。該縣一名群眾形象地説,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沾化縣的“車頭”如此複雜,這樣的火車怎麼能跑得快?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