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12-14 記者 張慧麗 實習生 曹勇 來源:市場報 |
|
|
 |
| 在成都一家超市,顧客使用布料製作並收費的環保購物袋。 |
 | “環保購物袋斷貨很長時間了,聽説已經去進貨了,什麼時候能來就不知道了。”北京沃爾瑪超市萬達店的工作人員&&。12月12日,《市場報》記者來到北京沃爾瑪超市萬達店,從進門處到收款&都沒有看到關於推廣環保購物袋的標識,也沒有見到環保購物袋的出售點。在收款&,《市場報》記者主動提出想使用環保購物袋時,收銀員給出了上述答覆。而去年率先推廣環保購物袋的家樂福北京方圓店此前已不再銷售環保購物袋。 在超市出口處,《市場報》記者對幾位消費者進行了採訪。在萬達廣場一家公司工作的楊小姐&&,她幾乎每天都會來這裡購物,但是每次也只是買些吃的,體積不大,用環保購物袋既浪費又麻煩,所以她一直都使用超市提供的免費塑料袋。而另一位姓馬的阿姨則&&,每次都買一個環保袋裝東西太不合適,但是不買就還要帶上以前買的那個,十分不方便,有時候還會忘,乾脆就直接用塑料袋好了,反正大家都在用。 隨後,《市場報》記者來到家樂福超市靜安莊店。家樂福超市為推廣環保理念,從去年12月就開始鼓勵消費者使用環保購物袋,並專門為消費者開闢了綠色通道,只要是自帶購物袋或者使用環保購物袋都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結賬。 但是,《市場報》記者在現場發現,超市雖然保留了26號到29號綠色通道,但是4個綠色通道基本處於閒置狀態,並沒有收銀員看管。《市場報》記者在綠色通道旁等待了近半個小時,也沒有發現一位消費者使用環保購物袋到這裡來結賬。綠色通道基本上成了“無購物通道”,而其他結賬通道則排起了長隊,收銀員忙得不可開交。一位工作人員説:“超市針對使用環保購物袋的顧客專門開通了綠色通道,但是效果甚微,顧客買東西一般都選用塑料袋,所以綠色通道也一直閒着。” 據了解,目前家樂福開通綠色通道面臨兩難的窘境,在消費者購物的高峰期,超市只能把綠色通道暫時關閉,免得“添堵”;而在開放時又需要配備專門的人員看管,所以目前家樂福環保購物袋的推廣停滯不前。另外,《市場報》記者向家樂福前&的服務員了解到,雖然一個環保購物袋只需要1元,但是現在已經無人問津了。 《市場報》記者隨機詢問幾位顧客知不知道家樂福超市推出的環保購物袋,他們都説沒有注意到;當問到是否願意使用環保購物袋時,一位顧客説:“環保購物袋使用起來沒有塑料袋方便,生食熟食放在一起也不衞生,而且還要收費。” 下午3點30分,《市場報》記者來到北京宜家家居,這裡是京城首家推行塑料袋收費的賣場。在出口處的收款&,記者看到,基本上每個顧客都會選擇購買一個塑料袋裝東西,但是也有一些東西較少或購買大件商品的顧客徑直把東西拿在手裏就走了;同時,也有個別的顧客是自己帶着購物袋前來的。有趣的是,一位自己攜帶購物袋的阿姨&&,她的這個袋子就是在沃爾瑪購物時買的,當時一共買了兩個,現在出去買菜什麼的都拎着,現在又帶到了宜家,挺方便的。工作人員&&,中號黃色塑料袋每個5毛錢,大號塑料袋每個收取1元錢。質地厚實一些的那種藍色購物袋,售價3.5元/個,希望通過收費的方式倡導消費者能自己帶着購物袋前來購物。 據了解,超市在高峰日的客流量是2萬人左右,每人平均使用2到3個塑料袋,每天至少要用掉5萬到6萬個。但是在8月5日集中進行環保購物袋宣傳活動的沃爾瑪知春路超市,當天也僅賣出100多個。推廣不利、乏人問津,環保購物袋的推廣看來還任重道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