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在中美第3次戰略經濟對話召開之際,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近日發表文章“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好處”。他在文章中&&,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很重要,美國需要中國更大參與。其中部分內容已在他此前的講話中公開,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發表了這篇文章的中文譯文。
保爾森在文章中指出,2006年9月,布什總統和胡錦濤主席確認美中經濟關係的重要性和複雜性,並且在兩國之間建立了“戰略經濟對話”(Stretagic
Economic Dialogue,
SED)制度。他們的意圖並非是取代業已進行的其他經濟對話制度,而是建立一個既全面又富有戰略性的高級論壇。這一論壇還將通過在兩國所面臨的緊迫問題上顯示進展,而建立互信。
他認為,這一制度在實現這些目標上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美中兩國已經建立了更為強大的關係和先前並不存在的建設性溝通渠道。這些創新幫助美中關係即使在緊張的時候也保持穩定。由於我們具有高級別討論的框架,我們確實能夠拿起電話便可互通信息。
保爾森透露,即將在北京舉行的戰略經濟對話,將會集中討論五大議題:即貿易的可靠性和産品安全;平衡的經濟發展,包括金融部門改革;能源效率和安全;環境可持續性以及雙邊投資。
他同時也認為,對話來自一個微妙的時刻:一批新領導人進入中國的高級職位,對話課題也擴大到包括食品和産品安全、能源效率和安全以及環境可持續性。這些問題將對兩國經濟&&産生深刻的影響。
他在文章中&&,消費者需要對他們所購買的産品安全具有信心,無論這些産品是在本國或是外國購買。中國對食品和産品安全的管理將對貿易關係、中國發展戰略的可持續性及其進一步融入全球貿易體制産生長期性影響。美中兩國政府機構正在合作解決這些問題。
他認為,同樣,對於兩國而言,提高能源效率和安全要求依賴於市場價格信號、技術、創新以及多樣化的能源。全球核能夥伴項目、“傳代”(FutureGen)
煤炭潔凈開發項目以及産業效率審計,代表了正在進行中的合作的某些最具有創造力的領域。
保爾森指出,這一專長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機構所擁有的最為寶貴的資産。但是,在利用這一專長之前,投資者需要控制與其利益相關的公司的運作。
他認為,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是對抗保護主義情緒的有價值的工具。在此以及其他雙邊對話中,美國歡迎並鼓勵繁榮和穩定的中國崛起。美國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美洲發展銀行以及金融行動專題小組。美國支持中國以及其他快速成長的新型市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中擁有更大的投票份額。
他最後指出,中美目前為止所達成的協議,就像是標明通向共同經濟繁榮道路上的路標。儘管進展並不是像我們想要的那樣快,這些路標還是指明了通往美中兩國人民更大利益的道路。走回頭路將會是為了短期政治權益而危及兩國的長期戰略利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