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為誰奢華
    2007-11-22    李語實    來源:國際金融報

  11月中旬的上海,從安亭國際汽車城到浦東科技館,米其林輪胎人必比登(bibendum)可愛的形象四處飄揚,甚至出現在兒童的畫筆下。
  30頁厚的活動説明手冊;展場上隨處可見從石油到液態再生燃料的理論性展品;工程師們興致勃勃地講解着小型引擎、混合動力和生物燃料;環保人士們則忙着介紹來自倫敦、洛杉磯和巴西等地的機動車增長數據,表述對未來世界的憂慮。80多&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同場比拼燃油經濟性和操控性,國際技術委員會(RTC)作出客觀的評判。
  記者們在安亭寬闊的道路上體會與眾不同的駕駛樂趣:感受電力、燃料電池、最新配置的柴油動力引擎車輛的低噪音,嘗試新型主動安全系統的靈活性,體驗行進中的原型樣車,甚至在兩輪車上測試腳力。
  米其林集團總裁米歇爾賀立業在開幕致辭中&&:“在3天的活動結束之時,如果每個人在離開的時候發現自己更加清楚我們能幹什麼、必須幹什麼,對我們的使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那麼這個活動就成功了!”

賽過做廣告

  從巴黎到上海,米其林集團籌備了近一年的第九屆“必比登”挑戰賽到底花費多少,從工作人員到米其林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Dominique Senard全都諱莫如深。
  “‘必比登挑戰賽’是一個不賺錢的活動,”米其林集團必比登挑戰賽項目總監盛維克對記者説:“我們向廠商收取一定的參賽費,但連整個比賽成本的20%都不到。”
  “舉辦這次活動,也不是人們想象中花那麼多的錢,”Jean-Dominique Senard説:“我們不願意投入過多去做廣告,巨大的品牌價值不是通過圖片、廣告能體現出來的。”
  Jean-Dominique Senard強調米其林要“表現一種理念,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
  “我們在歐洲舉辦了,在美洲舉辦了,在2004年上海賽車場做過‘必比登挑戰賽’,今天我們又回到了上海。為什麼呢?”盛維克説:“我們想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做這個活動,契合綠色奧運的主題。”

收穫商業機會

  除了遠勝於廣告的品牌影響力之外,與參賽的數10家汽車、物流、能源巨頭的親密合作關係也成為米其林集團收穫的價值。
  中國外運集團董事張建衛就自豪地對記者&&,中外運是此次活動的惟一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正是從2002年開始與米其林的合作,使中外運成為頂級的輪胎物流服務商。”
  儘管Jean-Dominique Senard一再否認通過舉辦必比登挑戰賽能夠優先獲得與參賽的贊助商、技術合作夥伴、汽車製造商的合作權,但他同時&&,“這些參賽的汽車巨頭們對米其林很熟悉,大家一起成長。”
  有人熱情,也有人不買賬。奧迪、奔馳、大眾、福特、寶馬等歐美汽車巨頭帶來了20多款新能源産品切磋環保技術,而日産、現代汽車分別只帶來了一款FCV城際轎車參賽。豐田只是象徵性地參展,並未參賽。
  “豐田目前共有8款技術超前的混合動力産品,在今年的東京車展上也有展示,”豐田(中國)的公關負責人11月19日對記者&&:“新技術産品的展示視具體情況而定。”

新技術的擂&

  “人們對新技術使用的必要性有懷疑,對環境變惡劣的認識還不夠,政府也不夠重視新技術的利用,導致廠家的研發成本高,産生一種抗拒心理。”Jean-Dominique Senard説:“活動的目的是使越來越多的政府支持這項工作。”
  Jean-Dominique Senard還認為雖然目前參加的汽車廠商以歐美居多,但在未來10-15年內,肯定會有更多的亞洲地區廠商參加,因為政府會逐漸關注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福特汽車的專家就&&,在歐洲市場十分成熟的清潔柴油發動機技術,目前在中國卻因油品質量不過關而不能適用。因此新能源新技術的適用性因市場而異。沒有任何一個適用於全球的解決方案。
  中國的新能源技術得到集中展示,上海汽車旗下的“上海牌”燃料電池轎車、“上海牌”混合動力轎車、領馭燃料電池轎車和混合動力客車等四款新能源汽車,取得了總共7A的優異成績。
  鄭州宇通集團生産的宇通城市公交車、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生産的城市公交車,以及上海永久公司生産的永久電力助動車,分別成為所屬級別的大贏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