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總局甘當環保新政配角
    2007-09-10    劉黎霞 韓福東    來源: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 “只要環境經濟制度能實施,誰來實施,誰來牽頭,環保總局都甘當配角。”昨日(9日),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第十二屆“綠色中國論壇”上首次提出全新的環境經濟政策架構和路線圖,呼籲各宏觀經濟部門和擁有環保權能的專業部門聯合起來進行環境經濟政策的研究和試點。

環保重點從行政轉向經濟手段

  從2005年的環評風暴開始,環保總局給社會留下了“強硬”的印象。在昨日論壇上,潘岳沒有再提環評風暴,而是發表了關於環境經濟新政策的主旨演講。
  潘岳指出,環境經濟政策是以價格、財稅、金融、保險等GDP手段調節各個市場主體,最終達到環境和經濟共贏結果的政策。根據現在的國情,能夠實施的大概是7條,一個是綠色稅收,一個是綠色收費,還有一個是綠色資本市場、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第四就是綠色貿易,第五就是綠色保險,第六就是生態補償機制。第七是排污權交易。
  潘岳透露,目前環保總局已和央行、銀監會研究,聯合&&了綠色信貸政策,不久也將和保監會研究&&綠色保險政策,和財政部聯合的綠色財稅課題小組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在環境經濟政策制定和實施方面,我們是無私的,我們準備一年內&&若干項這方面的政策,兩年內完成幾個政策試點,四年內初步完成環境經濟政策的框架。”潘岳説。

環評風暴效果有限

  “環保總局四年來搞了四次環評執法,靠的全是行政手段,這些手段是現有法規制度框架內的最大創新,雖然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但長期效果十分有限。”
  在論壇上潘岳坦承了環評風暴的“有限”。潘岳説,以上七項政策,在國內外學術界、各相關部門都已經反復探討過,不是什麼新東西。但是在我國政策實踐中卻遲遲沒有推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涉及到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和各個地區之間的權能和利益調整。他&&,現在是我們超越部門利益、地區利益和行業利益的時候了。
  “任何一個宏觀經濟部門和擁有環保權能的專業部門願意來主導推行環境經濟政策,環保總局都會大力配合,甘做配角。”潘岳説。

排污權交易考慮先試點

  潘岳説,排污權交易雖然理論上講得通,但還要繼續試驗。“排污權交易最大好處是既能降低污染控制的總成本,又能調動污染者的積極性,但排污權是由政府分配,怎樣保證公平,壟斷企業肯定是想多要,怎樣防止強勢利益集團多佔要,而且目前環保局尚無法垂直執法,目前無法真正監控到真實數據。”潘岳&&,試點會選擇一個流域來做。

  相關稿件
我國評價名牌産品 環保成"一票否決"先決條件 2007-09-10
潘岳:環保總局甘當環境經濟制度配角 2007-09-10
胡蘿蔔加大棒 環保總局推“經濟新政” 2007-09-10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無所謂部門的權和利 2007-09-10
潘岳提7項環境經濟政策 稱環保建設面臨衝突 200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