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不力助長抄襲風
品牌傢具企業對抗抄襲採取的策略是加強研發,直面競爭對手,而不是打維權官司。
    2007-09-10    者 王旭輝 實習生 卞子倩    來源:市場報
  日前,北京榮麟世佳有限公司因其原創“檳榔”系列傢具被廣州福景傢具有限公司倣冒,而將該公司告上法庭。此案將於10月份正式開庭審理。這再次突顯了傢具行業的倣冒問題。記者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採訪調查。
  只要你掏錢,什麼品牌、什麼樣式都能原樣克隆,價格基本是原廠産品的一半左右。
  9月4日中午,《市場報》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東南四環的城外誠傢具城,看到各種品牌、式樣的傢具琳瑯滿目,動輒都要上萬元。一位站在展廳門口的銷售人員看到記者便招攬道“買什麼樣的傢具?哪個品牌的?”由於記者曾去過香河的宜美利嘉傢具有限公司,並記得廠房門口有醒目的“彎曲木專家”字樣。於是就向這位銷售人員諮詢了有關“宜美利嘉”的情況。“他們家(宜美利嘉)的傢具主要是倣曲美的,雖沒有曲美大氣,但也確實不錯,與曲美相比,價格要低的多,很受歡迎。”這位銷售人員如是説。記者了解到,許多“倣造”傢具已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如歐斯蒂克是倣標致凱歐麗斯系列的,在香河買比北京便宜很多,而且可以定做;一些倣聯邦的實木餐桌椅,報價只有一半。
  正當記者要離開城外誠傢具城時,碰到一位倣冒傢具的銷售人員。“你只要能量出尺寸,描述一下外觀,我們就能畫出草圖,修改到你滿意。而且,我們的做工絕對不差,只收材料費,畫圖、修改都是免費的。”這位銷售人員對“倣造”名牌傢具充滿信心。當記者&&“是第一次來買傢具,並不熟悉”時,這位銷售人員進一步介紹説: “你想要什麼樣的都能做,北歐風情、依力諾依……我們都有精美的畫冊,有的還有先倣的模具。只要你掏錢,什麼品牌、什麼樣式都能原樣克隆,價格基本是原廠産品的一半左右。”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倣冒品基本出自個體私營的小傢具廠。記者了解到,相當部分的倣冒傢具相對比較拙劣,只要見過真品的人都能判斷真假,但這並不影響贗品的銷售。“真貨那麼貴,誰肯花那麼多錢?倣造的東西便宜,而且樣子上也差不太多。”一位河北傢具代理商向《市場報》記者&&。
  傢具企業的維權官司最快的也要打一年,成本太高,即使贏了,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走到正常的賠付程序也很難。
  傢具是一類特殊的工業産品,除了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通常還作為裝飾元素用於各種生活和工作場合,審美功能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其款式創新和隨之取得的外觀設計專利成為了現代傢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些缺乏創新設計能力的企業、作坊,不肯花錢研發,就走抄襲、模仿的“捷徑”。大品牌熱銷款的外觀設計,便是他們競相模仿的對象。標致傢具董事長孫守江對於傢具抄襲成風有一句經典名言:“我們只恨自己站得不夠高,跑得不夠快”。這句話反映了不少品牌傢具企業對抗抄襲採取的策略是加強研發,直面競爭對手,而不是打維權官司。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一般的倣冒都是在同一類型傢具的外觀上進行仿製,但是界定起來很受局限,因為提出仿製品有倣冒嫌疑後,如果仿製品舉證自己與原創品牌有7處不同,就能證明不是倣造。而一般情況下,倣冒企業稍微改動,就會有大於7處的不同。因此維權官司界定很難。如2007年8月19日,在深圳傢具展開幕的當天上午,北京傢具行業協會應標致、伊諾維紳、榮麟世佳的要求,指認3家傢具企業的參展産品為倣冒産品,要求其撤出展會,卻遭到拒絕。理由是其産品的尺寸與上述品牌並不相同。法律對雖是倣冒但尺寸有所改變的行為,難以進行侵權確認,傢具行業協會對此無可奈何。
  此外,北京傢具行業協會於秀蘇副會長介紹説,由於傢具行業維權成本太大,因此很多企業寧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去開發新産品也不願意打“無頭官司”。曾經打贏傢具維權官司的易為家總裁周可為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傢具企業的維權官司最快的也要打一年,成本太高,即使贏了,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走到正常的賠付程序也很難。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