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泰“玩具劫”何時了
第三次召回逾80萬件中國産玩具
    2007-09-06    記者 艾家靜 實習生 錢凡耘 編譯報道    來源:國際金融報

  當地時間9月5日,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産商美泰(Mattel Inc.)宣布召回約84.8萬件鉛含量可能超標的中國産玩具。自今年夏天以來,這已是美泰公司第三起玩具召回事件。屢次召回引發了對中國出口玩具乃至“中國製造”的信任危機。  
  此次全球範圍內召回的11款産品包括:8款以芭比(Barbie)品牌出售的寵物和傢具游戲組以及3款以費雪(Fisher-Price)品牌出售的玩具。芭比玩偶不在此次召回之列。美國境內共有522000件、境外共有322000件玩具在召回之列。據悉,此次自願召回源於美泰對供貨商生産的玩具進行的徹底調查。美泰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執行一套經過強化的檢測系統以在玩具生産的整個過程中對産品進行測試。
  本週二,美泰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埃克特&&,“在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中,又發現了存在缺陷的産品。我們再次向受此影響的每一位消費者道歉。我們承諾將會用實際行動來確保公司産品的質量及安全。現在已經有幾家分包商不再生産美泰公司的玩具。”

美泰“難辭其咎”

  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剋日報》日前發表評論指出:“坐在玻璃房子裏,就不能亂扔石塊。因玩具和服裝醜聞而抨擊中國的人不應該忘記,半數以上的出口商品是外國公司所生産的。”
  據了解,美泰公司大約65%的玩具都是由中國製造。事實上,這些來自中國的玩具從品牌到設計、甚至主要的原材料都由美國公司提供,除了包裝上“中國製造”的字樣外再也找不到一絲中國的痕跡。以往美國玩具公司在向中國玩具加工企業下定單時會提供所有原料,隨着近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製造能力的提高,美國公司為降低成本開始使用中國生産的原料,而這也使質量的監控變得更加困難。
  另外,市場分析人士也指出,製造商應該對品牌公司負責,品牌公司應該對顧客負責。因此,部分“美泰”玩具因鉛含量超標而被大量召回事件的主要責任者應該是美泰公司本身。如果一味強調産地,指責製造商,則有推卸責任之嫌。

美泰的“今夏之殤”

  美泰已經因2007年夏兩次高調的玩具召回事件導致聲譽受損。
  自今年8月份以來,美泰公司兩度大規模召回中國生産的2100多萬件玩具中,屬於所用的塗料和油漆含鉛超標問題的有300萬件,佔整體召回數量的 14%。其餘1820萬件是經銷商自願根據新的標準召回,這些玩具主要是在2007年以前生産和銷售的、當時符合美國標準的玩具。
  8月1日,美泰先是面向全球召回約150萬件可能受到鉛污染的玩具,當中包括瘙癢娃娃(Elmo)。這批玩具中大概有96.7萬件流入了美國,其中 1/3已經登上了商店貨架。8月底,美泰再次召回25萬件根據華特-迪士尼公司電影《汽車總動員》(Cars)裏人物製作的玩具汽車Sarge,這些玩具所用塗料的鉛含量水平超標。  
  此外,美泰公司還召回了其他4種玩具,涉及過去4年中銷售的逾900萬件商品,原因主要是這些玩具含有微小磁鐵,若不慎被吞下會有致命危險。芭比娃娃、蝙蝠俠 (Batman)、汪汪日托(Doggie Day Care)以及小小波莉(Polly Pocket)系列玩具都含有這種磁鐵。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