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目前的傢具消費市場看,除了對名牌大廠新産品的消費期待,就是今後國內傢具市場價格的走向趨勢。從2000年開始,國內傢具市場的價格已經連續5年多一直在下降。去年下半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市場價格曾産生一輪反彈,到今年春季已經回穩。然而,由於出口退稅降低、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出口型企業開始開拓國內市場,這些企業的參與,使本已非常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製造成本增加兩成
去年以來,包括板材、五金、油漆在內的生産資料的價格也有不同幅度地上漲,尤其是不銹鋼、鋁材等配件,價格上漲幅度更高;加上物流成本的提高等多種因素影響,傢具製造的成本上漲了近20%,而傢具出口退稅從去年至今已經下降了4個百分點,對於傢具出口企業的經營來説更是雪上加霜。
市場價格不升反降
製造成本的上漲並沒有完全反映到市場價格上。出現這樣的情況,關鍵在於我國傢具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傢具行業門檻低,據中國家協的統計,國內有各類傢具製造企業6萬多家,規模以上企業2萬多家,如此龐大的企業群,造成了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同時,設計力量的缺乏,造成大多數企業競爭同質化,將價格作為最主要的市場競爭手段。因此,面對製造成本的上漲,多數企業只好忍氣吞聲,甚至用促銷手段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以求用規模效益來抵消成本上漲的壓力,造成傢具價格不升反降。
規模可望達到千億
在傢具進出口連續增長、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同時又屢遭國外反傾銷威脅的情況下,我國開始改變長期以來“重在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以促進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近幾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高速發展直接促進了包括傢具業在內的下游相關産業的旺盛需求。 相關資料顯示,按照消費者每10年換一次傢具的規律來計算,未來兩三年內,國內普通家庭將迎來新一輪更替熱潮;另外,隨着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十一五”
期間新建城鎮住宅面積32.7億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住宅6億平方米,遷新居用戶有80%購買新傢具,每平方米按傢具配套100元計算,我國城鎮每年新建住宅刺激傢具消費將有600億元的容量,這將極大地刺激傢具需求,或將拉動傢具內銷價格。
行業洗牌勢在必行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內需擴大的影響,傢具價格很可能走入上漲通道;不同的意見則認為,在目前行業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不排除一些實力雄厚的廠商運用策略進行市場擴張,産品價格維持穩定甚至下降。傢具業內人士的共識是,目前的傢具行業雖然競爭充分,但原創設計和品牌建設嚴重滯後,導致産品附加值低,企業的競爭力弱。中國傢具業要想由大變強,必須培育一批擁有較強的設計力量、産品風格突出、附加值高的名牌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