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8-24 本報記者:周正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車行海南大地,到處可見片片一眼望不見邊際的香蕉、芒果、菠蘿、橡膠、胡椒和檳榔,猶如在田野上鋪就一幅幅色彩厚重的圖畫,展現出一派濃郁的熱帶田園風光,令每個初到海南的觀光客,由衷地&&驚奇和讚嘆。 在日前舉行中共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衛留成指出,熱帶特色的現代農業已是海南省重要的基礎性産業,穩定了社會,富裕了農民,符合海南的省情,是海南要長期堅持和發展的支柱産業。 海南擁有我國最大的熱帶國土面積,光溫充足,物種資源十分豐富,是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黃金寶地。近年來,海南省根據海南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和支柱地位,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市場農業、綠色農業和科技農業,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不斷提高農業整體素質,農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2006年,全省農業增加值達到344.2億元,同比增長9.1%,農民人均純收入3256元,同比增長8.4%,超出了“十一五”規劃年均遞增6%的目標,農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例達到32.73%。 海南省農業廳廳長肖傑認為,海南熱帶農業得到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是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渠道,促進了海南農業生産規模化、商品化和組織化水平的提高。 海南省是大陸首批設立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海南省&&的統計資料表明,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計設立台資農業企業428家,實際投資3.35億美元,承租開發土地面積約23萬畝,&&投資涉及種植、種苗繁育、水産養殖、畜牧業、農産品加工、農業休閒以及生産資料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引進80多類500多個優良品種,在海南的推廣種植、養殖面積超過500萬畝。 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商也爭相成為海南的農場主。據海南福建商會名譽會長陳逵逵介紹,目前僅在海南從事農業開發的福建人就超過三萬人,承包土地面積超過100萬畝。 社會投資改變了海南農業傳統生産經營方式,全省農業的商品化率已達75%,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記者在海南省農業廳採訪了解到,目前,海南農業已形成了反季節瓜菜、熱帶水果、熱帶經濟作物、畜牧業、南繁制種業、農産品加工業等六大特色産業,在全國具有市場競爭優勢。 去冬今春,海南反季節瓜菜種植面積321萬畝,總産近500萬噸,80%的瓜菜外銷島外,也有部分出口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海南的熱帶水果種植種類繁多,有香蕉、芒果、菠蘿、菠蘿蜜、荔枝、龍眼、綠橙、蓮霧等,都是海南近年來增長速度較快,發展潛力較大的優勢産業,全省的水果種植面積已達255萬畝,總産近200萬噸。在熱帶經濟作物方面,海南佔全國一半以上産量的品種就有橡膠、椰子、檳榔、胡椒等。海南還是服務全國的南繁育種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00多名育種專家和科研人員,開展種子繁育、加代、鑒定和科研生産活動,年均繁制各種作物種子15萬畝,産量近三萬噸,為全國種子改良和更新換代做出積極貢獻。 肖傑介紹説,海南省政府最近將籌措6000萬元用來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調整優化區域布局和品種、品質結構,引進推廣100個優良品種,發展一村一品,打造一批優勢産品專業化鄉鎮和重點産區;籌措1000萬元支持運銷加工龍頭企業和標準化生産基地建設,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加工、運銷龍頭企業;籌措5000萬元建設市場營銷體系和農産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籌措5000萬元建設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民。海南省政府將通過這些投資引導舉措,提升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