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第五屆廣東南海開漁節在陽江市海陵島舉行,廣州漁政部門也在蓮花山舉行了開漁儀式。儀式結束後,廣東1萬多艘漁船重新揚帆出海捕魚。隨着歷時兩個月的南海休漁期結束,海鮮價格將大幅回落四至五成。
海鮮價格將逐步回落
據黃沙水産批發市場部長郭華威介紹,南海休漁兩月,該市場每天的水産供應量減少了近1/10,一些海魚價格明顯上漲,瀨尿蝦由休漁前的每公斤15元左右,上升到每公斤30元上下,漲幅高達一倍,而花蛤和花蟹的價格也上漲了一倍。不過,隨着休漁期的結束,海鮮供應量將隨之增加,價格也將大幅回落。郭華威預測,如果沒有颱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一週左右,瀨尿蝦、花蛤和花蟹的價格每公斤將下降3元左右。20天后,這些海鮮的價格就會回復到休漁前的水平。到時,市民就可吃到價廉物美的海鮮了。
鰣魚出現絕種跡象
據了解,近年來一些回游性魚類已經出現絕種跡象或已經絕種。如鰣魚,該魚種在海里長大,性成熟後游入內河産卵,再游回海裏。但由於水污染,導致它們在剛進入內河口就大量死亡,能存活並繁殖的很少。所以這幾年都沒有發現該魚出現。而在上世紀80年代,該魚曾是廣州市民主要食用魚的一種,當年的售價僅為幾毛錢一斤。前幾年,曾聽説有漁民捕撈到鰣魚,售價高達每斤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