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勇説,吉林省近幾年經濟發展取得的進步令人刮目相看,這些都歸因於不拘泥於常規,堅持解放思想的結果。堅持解放思想,也使吉林幹部作風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轉變,一個高效服務型政府的形象正在建立。
“思想再造” 告別文山會海
中央實施振興東北戰略決策以來,特別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第一批國債項目公布後,吉林人曾經度過了一個非常失落的低潮期,不少幹部士氣低迷,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使一些人産生了畏難情緒,有人甚至發出了“振興東北,吉林沒戲”的感慨。 2004年底,王珉到吉林省擔任代省長,走馬上任不久,他就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全省幹部推薦《東北咋整》一書,《東北咋整》成為吉林幹部熱讀的書籍,吉林一些媒體還開展了關於“吉林咋整”的大討論。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劉庶明認為,正是《東北咋整》一書撬動了吉林幹部的“思想再造”,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思想觀念、發展思路、工作重點和工作措施的“再造”,在此基礎上,吉林省提出了經濟要變“快走”為“快跑”的思路和“爭先進位,富民強省”的奮鬥目標。因此,幹部作風的轉變,成為吉林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一種“特殊的核心競爭力”。 為進一步倡導求真務實的作風,吉林省提出要“少開會、開短會,少講話、講短話,少發文,發短文”,並形成了一系列硬指標的約束。 吉林省政府&&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全省性會議管理辦法》中,除提出對會議實行計劃管理、嚴格審批外,還對會議的內容、形式、與會人員的範圍以及會期、規模、程序等做出了具體的量化限制和要求。該辦法規定,省政府召開的會議,會期一般不超過一天,一般規模不超過260人;部門承辦的以省政府名義召開的系統會議,會期一般不超過半天,與會人員不超過180人;視頻會議原則上不超過一小時30分鐘;工作部署性大會,原則上只安排一位領導講話;會議交流發言不超過五個,每位發言人發言時間在10分鐘之內。吉林省還同時&&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制度》,提出匯報人匯報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其他與會人員發言一般不超過五分鐘。 “三少三短”把幹部從文山會海和迎來送往中解放出來,幹部騰出了更多的精力用於抓具體落實,用於深入基層調研。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又做出決定,今年8月為“無會月”。
狠抓落實 吹來幹部新風
吉林省委書記王珉多次強調,要實現更好更快發展,關鍵在於抓落實,各級領導特別是省領導要站到一線狠抓落實。王珉在很多會上都在講,領導幹部要重落實、敢落實、善落實。 “一件事説了三年,還挂在嘴上,這在機關已經是司空見慣。現在好多了,很多事情這邊一説那邊馬上就幹了。”群眾的感觸印證了狠抓落實之後機關作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抓落實最後歸結到一點,就是為老百姓辦實事。”在狠抓落實的過程中,吉林省的各級幹部深刻地領會了這一點。圍繞解決民生問題,吉林省政府今年重點做好“八件民生實事”,各個廳局紛紛推出為百姓辦實事工程,把解決民生疾苦作為狠抓落實的關鍵節點。
“空降幹部” 激活幹部隊伍
細心的吉林人還注意到,吉林政壇近年來外來面孔多了起來,這是中央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一項具體舉措。 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劉庶明研究員認為,中央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上有兩件事動真格的了:一是給政策,二是派幹部。劉庶明説,中央下派幹部不但具有相當的工作能力,而且具有相當的資源和影響力,特別是廣闊的視野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推動了吉林幹部作風的轉變。 截至目前,吉林省除省委書記和省長等多名省級幹部來自外地,自2005年起,中央還選派35名中央國家機關交流和下派幹部來到吉林,這批幹部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空降幹部”。如今,兩年多過去了,這批幹部還有1/3留任吉林省。 日前,中央第二批選派幹部又“空降”吉林,在歡迎第二批中央國家機關幹部來吉林挂職鍛煉的儀式上,吉林省委有關人士&&,交流選派幹部的根本出發點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他們的到來,為促進吉林省振興發展,地方幹部隊伍思想觀念、工作方式的轉變,做出了積極貢獻。
流程再造 塑造服務型政府
發展市場經濟,要求政府必須進行管理創新。為建設法治型、服務型、責任型、效能型政府,吉林省啟動了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加速了服務型政府建設。 經過幾年的努力,吉林省在全國比較早地建立了集政務信息公開、公共服務、政務監督、政策和政務諮詢、參政議政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政務大廳,先後兩批下放權力,行政審批事項由896項減少到562項,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向全社會予以公布,並全部納入政務大廳實行統一辦理、統一服務,實行“一門受理,並聯審批,統一收費,限時辦結”。為確保政務大廳集中審批和收費項目的合法性和規範性,所有進大廳的審批項目和收費項目,都列出目錄,報省政府審核確認。進大廳審批和收費的項目需要進一步細化的,也將細化後的目錄報省政府備案。為建立統一規範的行政審批管理體制,吉林省組建了行政審批辦公室、選配優秀幹部從事行政審批工作、行政審批項目一律使用部門“行政審批專用章”。 目前,吉林省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成效已經顯現:一是以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為契機,有力地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使部門工作的重心和熱點由過去側重行政審批轉變到制定規劃、調查研究、擬定政策和加強監督檢查上來;二是以規範行政審批行為為目標,推動了行政審批模式的轉變。通過流程再造使所有辦事環節在政務大廳形成一個鏈條,從根本上解決了“前收後審”和“前店後廠”的突出問題,改變了過去“辦事找不到門”、“審批找不到人”的現象,減少了由於部門分散審批給服務對象帶來的不便;三是以加強政務大廳服務窗口建設為手段,樹立了服務型政府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