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便麵即將大面積漲價,這一在市場上廣為流傳的説法終於獲得證實。昨天(24日),記者獲悉,省會各大超市陸續接到康師傅、統一、華龍等廠家的調價通知,要求從7月26日開始,價位在1元左右的中低價方便麵價格整體上調。 業內人士稱,這次提價是高價方便麵6月1日開始提價後,眾多方便麵生産企業約定的進一步自救行動。根據這種説法,一些低價面將被淘汰。 那麼方便麵價格為何此時上調?統一上調後,又將産生何種影響呢?
新聞事件 市面95%都調價
保龍倉超市企劃部經理賈小英告訴記者,根據廠家的通知,方便麵預計在7月26日開始全線上漲。 據此次上調價格的參與方——世界方便麵協會中國分會事務局局長孟素荷介紹,國內方便麵巨頭7月初達成一致意見: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日清、農心等10多家知名企業全部參與此次統一調價,而這些企業的市場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漲幅最高達四成
“最高提價幅度達到40%,平均提價幅度在20%。”賈小英説。 “1元錢以下低端面的價格調整,將由各企業為主,按地區分頭推進,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採取不同的提價策略。”孟素荷説,中低價格方便麵主要是指價格1元以下的方便麵,0.5元到0.6元産品將提到0.7元到0.8元;1元産品則提到1.2元。 記者了解到,方便麵企業就高價方便麵漲價已於6月份開始。據孟素荷介紹,1.5元以上的高價方便麵平均都漲了0.2元。
原因探究 成本上漲惹的禍
“方便麵價格上調,可以説是方便麵企業在經過幾輪的協調後,做出的‘痛苦選擇’。”孟素荷説,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大幅上漲,原料漲幅最高達20%,整個方便麵行業處於“失血”的狀態。 這一説法也得到統計數據的印證。據省物價局的監測數據:二季度河北省肉類價格普遍上漲,糧食、雞蛋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棕櫚油更是從去年均價4200元/噸,猛增到現在的8000元/噸。 今麥郎、康師傅、統一等多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均讚同上述觀點。
企業利潤空間小
孟素荷&&,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不少企業採取了企業內部消化成本上漲的做法,比如説包裝由精包裝到簡包裝,方便麵“減量不減價”等。 “目前國內方便麵企業利潤只有1%~2%,企業主要是規模效益,在原材料上漲的情況下,産品終端價格不上漲是不正常的。”她説。
市場影響 漲價後銷量仍不錯
昨日,記者走訪了省會部分超市,發現超市裏方便麵的價格已經開始有所調整。 北國超市事業部採購經理郝俊紅告訴記者,從7月20日左右方便麵的價格就已經開始上漲,但不是全部品牌的全部品種,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中高端産品。郝經理&&,雖然方便麵的價格增長較多,但是並沒有影響銷售,從7月20日以來,方便麵的銷售一直比較平穩。
5毛錢方便麵或退市
這次中低價方便麵全面提價後,5毛錢的方便麵會不會就此消失呢?採訪中,世界方便麵協會中國分會事務局局長孟素荷説,現在5毛錢的方便麵已經很少了,可以預計5毛錢的方便麵在不久後將退出國內市場。 她&&,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農村裏的人也希望吃上更好的方便麵。 在她看來,此次方便麵調價可以説是整個方便麵行業的一個“拐點”,企業在有利潤的情況下會增加研發投入,開發更好的産品。
不同聲音 增加了日常支出
方便麵作為大眾消費品,其普遍漲價是否能被消費者短時間內接受呢?記者昨日在調查中發現,消費者對於方便麵漲價一事反應不一。 昨日,正在石市某超市裏購買方便麵的王女士&&,康師傅方便麵確實比以前貴了,比如西紅柿打滷面原來一包(5袋裝)7.8元,現在都8.6元了,雖然漲得不是很多,但是對於喜歡吃方便麵的她來説還是增加了支出,但她&&,自己並不會因為漲價而少吃或不吃方便麵。
漲幾毛錢能接受
在記者隨機採訪的20名市民中,絕大多數人對此&&“不高興”,認為方便麵漲價無疑增加了市民的支出,不過現在物價漲得太多了,什麼都在漲,只是盼著能少漲點。 另外少數人也&&可以接受,市民周先生對此&&,現在什麼都漲價,方便麵一袋漲價幾毛錢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現在咱老百姓消費就圖個實惠,漲價總比有的方便麵廠家把方便麵“瘦身”減量強多了。
縱深觀察 統一漲價涉嫌壟斷?
儘管此次提價的原因是面、糧油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引起的,不過,相關企業採用協商,然後統一調價的做法還是引起不少市民的質疑,那麼這些企業做法是否合適呢?
違背相關法規?
對此,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價格問題專家李建平&&,“如果這些企業確實是通過協商,然後統一調價的,那麼就可能涉嫌壟斷了。”他認為,即使存在成本問題,相關企業也不能通過行業協會組織內部會議,去協商統一漲價,否則就有操縱市場價格之嫌,這種做法不被《價格法》所允許。 而河北千山恒業律師事務所律師邢慶軍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方便麵價格屬於市場調節價,生産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成本狀況,進行自主定價,集體漲價的做法不可取。
有一定合理性?
實際上,專家關於‘統一漲價涉嫌壟斷’的説法是基於《價格法》相關規定。據了解,《價格法》規定,(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過由於此次調價是因為方便麵原材料漲價引起的,因此此次調價有一定的合理性。再者,是否串通的取證工作比較困難,因此定性也比較困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價格主管人士&&。 據介紹,如果生産廠家在內部協調會上,只是簡單通報了一下情況,然後其中一個生産廠家率先選擇了漲價,而後其他廠家選擇跟進,那麼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價格法》對這種漲價也無能為力。 因此,相關部門決定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説。昨日,記者在連線國家發改委時,其新聞辦的一位工作人員就&&,目前還處於方便麵統一漲價傳言的階段,並未形成事實,因此還需要調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