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徽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2007年2月14日)
    2007-07-19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2006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經濟運作品質較好,城鄉居民增收較多,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和諧安徽建設加快,體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要求,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産總值(GDP)614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9%。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027.2億元,增長6.3%;第二産業增加值2656億元,增長17.9%;第三産業增加值2458.7億元,增長10.7%。三次産業結構為16.7:43.3:40。按常住人口計算,每人平均生産總值10044元,比上年增加1374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全社會勞動生産率16576元/人,比上年增加1799元。

2006年全省生産總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上年上漲1.2%,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6%,居住類價格上漲3.8%;城市上漲1.4%,農村上漲0.9%。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3.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1%,固定資産投資價格上漲1.9%,農産品生産價格下降0.7%。
  年末全省從業人員3741萬人,比上年增加71.3萬人。其中,第一産業1718.3萬人,減少65萬人;第二産業835.6萬人,增加51.7萬人;第三産業1187.1萬人,增加84.6萬人。在崗職工315.9萬人,減少1.5萬人;城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512.2萬人,增加79.6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6.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5%。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是:農民持續增收和糧食穩定增産的基礎仍然薄弱,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任務相當艱巨,社會保障體係有待進一步完善等。

二、農  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168.3千公頃,比上年擴大180.2千公頃,是199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其中,優質專用小麥面積1110千公頃,擴大310千公頃。油料、棉花種植面積分別調減為1155.4千公頃和375.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703.8千公頃,增長5.9%。
  全年糧食産量2860.7萬噸,比上年增加255.4萬噸,增産9.8%,創歷史最好水準。油料産量261.6萬噸,減産3.3%。棉花産量37.1萬噸,增産19.4%。

2006年主要農産品産量

  全年肉類總産量393.2萬噸,比上年增長2.7%,其中豬牛羊肉産量282.8萬噸,增長0.7%。禽蛋産量123.4萬噸,增長1%。牛奶産量12.3萬噸,增長11.4%。水産品産量187萬噸,增長5.3%。
  年末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4237.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4%。農用拖拉機229.1萬臺,增長4.9%;農用運輸車63.9萬輛,增長5.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94.3萬噸,增長3%。農村用電量73.8 億千瓦小時,增長14.9%。有效灌溉面積3346.3千公頃,新增15.4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2.5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2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國有及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 1762.7億元,增長20.3%。股份制、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繼續快速增長。

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

  全省37個工業行業生産均保持增長,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20.6%,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1.1%,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分別增長43.9%和48.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0.1%,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增長13.8%。全年新産品産值500.5億元,增長6.6%。主要工業産品産量中,原煤增長6%,發電量增長13.2%,鋼、成品鋼材分別增長17.2%和16.1%,十種有色金屬增長35.6%,汽車增長36.5%,家用電冰箱、房間空調器分別增長17%和20.8%。

2006年主要工業産品産量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70.7,比上年提高12.8個百分點,創歷年最好水準。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813.7億元,增長27.1%;實現利稅551.9億元,增長25.4%,其中利潤230.9億元,增長35.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利潤增幅均在50%以上。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三級及以上建築企業實現利稅總額61.4億元,增長2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1705.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35.9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116.1萬平方米,增加34.8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産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544.7億元,比上年增長40.6%。其中,城鎮投資3061.2億元,增長43.8%;農村投資483.5億元,增長26.6%。從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104.2億元,增長38.1%;第二産業投資1477.4億元,增長48.5%;第三産業投資1963.1億元,增長35.4%。從行業看,工業投資增長48%,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60.8%;三産中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娛樂業、居民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40.3%、90.5%和1.3倍。
  全年房地産開發投資637.4億元,比上年增長38.7%。商品房屋銷售額535.9億元,增長26.6%。
  全年共安排“861”行動計劃續建及新開工項目777個,當年完成投資1499.3億元,比上年增長46.2%,其中省政府直接調度的2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18.7億元,增長57.8%。馬鋼500萬噸薄板帶、江汽運動型多功能車、銅陵有色高精度銅板帶等158個項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亳州─阜陽、安慶─池州等4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245.9公里;合寧鐵路全線鋪軌,銅九鐵路銅陵至池州段建成通車;建成或基本建成張集二期、顧橋等礦井以及阜陽、六安等電廠項目,新增煤炭生産能力122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375萬千瓦。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106.2億元,增長16.4%;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923.2億元,增長13.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719.5億元,增長14.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83.8億元,增長17.8%;其他行業零售額26.1億元,增長6.3%。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34.2%,建築裝潢材料類增長31%,金銀珠寶類增長30.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30%,汽車類增長29.8%,日用品類增長29.1%,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6.3%,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增長2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3.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2.8%。

六、對外經濟和旅遊

  全年進出口總額12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3%。其中,出口68.4億美元,增長31.7%;進口54.1億美元,增長37.7%。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産品增長34.2%,佔全部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33.4%提高到34%。從出口經營主體看,生産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增勢強勁,分別增長45%和39.7%。

2006年出口主要分類及地區分布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92家,比上年增長40.6%;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5億美元,增長60.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3.9億美元,增長102.4%。合同外資額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增多,來皖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35家。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金額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6%;完成營業額4.2億美元,增長50%;當年外派勞務人員8127人,增長42.1%。
  全年接待海外遊客8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7%;接待國內遊客6158.7萬人次,增長31.5%。旅遊總收入411.5億元,增長33.3%。其中,旅遊外匯收入3億美元,增長22%;國內旅遊收入387.6億元,增長34.2%。年末全省共有A級旅遊景點(區)116處。

七、交通和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40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8%。
  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7.9億人,貨物運輸量7.2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8.6%和10.4%;旅客運輸周轉量889.7億人公里,貨物運輸周轉量1695.5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0.2%和8.7%。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9998.9萬噸,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11.5萬噸。

200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

200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

  年末全省民用汽車擁有量94.6萬輛,比上年增長17.5%,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44.4萬輛,增長25.4%。民用轎車擁有量27.9萬輛,增長31.2%,其中私人轎車擁有量16.5萬輛,增長46%。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58.1億元,比上年增長26.1%。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35.2億元,增長27%;郵政業務總量22.9億元,增長16.6%。年末本地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756.7萬門,比上年增加145.5萬門。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501.4萬戶,增加151.9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216.7萬戶,增加169.8萬戶。每百人擁有電話(含移動)44.4部,增加5.5部。年末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電腦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113.9萬戶,增加38.6萬戶。

八、財政、金融、證券和保險

  全年財政收入816.2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7.7億元,增長28%。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9.8%、31.3%和35.5%。財政支出915.8億元,增長28.4%。其中,基建支出增長46.6%,醫療衛生支出增長36.8%,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增長31.5%。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人民幣口徑,下同)710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16.9億元,增長18.6%。其中,企業存款2017.3 億元,增長21.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077.8億元,增長16.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132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42.3億元,增長19.5%。其中,短期貸款2561.9億元,增長14.3%;中長期貸款2240.7億元,增長27.6%。
  全年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新股1只(A股),增發3只,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1只,共籌集資金67.6億元。到2006年末,全省有上市公司4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價總值747.8億元,比上年增長96.8%。全年我省境內證券經營機構證券交易量3037億元,期貨經營機構代理交易量5577.9億元。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164.6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其中,財産險業務保費收入39.7億元,增長29.4%;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124.9億元,增長21.8%。賠款和給付38.9億元,增長27.8%。其中,財産險業務賠款支出20.6億元,增長27.8%;人身險業務賠款和給付支出18.3億元,增長27.8%。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養單位19個,在學研究生25069人。普通高校83所,在校生66.4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77.8 萬人。普通高中786所,在校生128.8萬人。普通初中3301所,在校生341.5萬人。小學18204所,在校生558.3萬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8.21%,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72%。各級各類成人學校畢業生數76.5萬人。

2006年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年末全省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9萬人,比上年增長3.3%。科研機構917個,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辦機構321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9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6萬人。有國家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6個,部屬實驗室12個。全年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用于研究與發展經費(R&D)55億元,增長20.6%,佔全省生産總值的0.9%。
  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583項,主要科技成果有:基于風險評價的石化裝置與城市燃氣儲配係統承壓設備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HFC4GA1汽油發動機産品研究與開發、城市空氣品質監測子站係統、淮河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總體布置研究、量子通信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等。全年受理專利申請4679件,授權專利2235件,分別比上年增長33.1%和15.3%。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4792項,成交金額18.5億元。
  全省共有縣以上産品品質檢驗機構121個,其中係統內94個,國家檢測中心3個。共有産品品質、體係認證機構5個,完成産品認證的企業842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79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79.2萬臺件;制定、修訂地方標準103項。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年末全省有19個中國名牌産品、100個國家免檢産品、13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538個安徽名牌産品。
  全年省測繪檔案資料館為社會各界提供各種比例尺地形圖10300張,大地控制點成果1949個(含GPS點),利用檔案資料450卷(盒),航空攝影底片8152張,底片56筒(卷),航空航太影像數據光碟376盤。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92個,群眾藝術館13個,文化館105個,公共圖書館88個,博物館43個。廣播電臺17座,中波發射臺和轉播臺2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6.05%。電視臺17座,有線電視用戶316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38%。全年出版報紙97種,總印數10.7億份;期刊176種,總印數0.54億冊;圖書3500種,總印數2億冊;電子、音像出版物614種,出版數量300萬盒(張)。年末全省共有各級國家檔案館124個,館藏檔案資料1230萬卷(件、冊),庫館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
  全省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醫務室等)930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698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86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17個。醫院、衛生院床位12萬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6.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7萬人,注冊護士4.9萬人。鄉村衛生室2.3萬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4.6萬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佔總村數的96%。全省共有30個縣(市)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實際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業人口1384.8萬人。
  全年我省運動員在國際和國內重大比賽中,共獲得45.5枚金牌、23.5枚銀牌和44枚銅牌。其中,世界冠軍5個、世界亞軍2個。在第十五屆亞運會上,我省運動員獲得5枚金牌、1枚銀牌和2枚銅牌。全年共舉辦萬人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65次,參加活動人數70多萬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06年,全省人口出生率為12.6‰,比上年上升0.17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3‰,上升0.0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為6.3‰,上升0.1個千分點。年末全省戶籍人口6593.5萬人,比上年增加77.5 萬人;常住人口6110萬人,減少10萬人;城鎮化率37.1%,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771.1元,比上年增長15.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969.1元,增長1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5%。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7294.7元,增長14.6%,其中食品支出增長11.1%;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42.4%,比上年降低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2420.9元,增長10.2%,其中食品支出增長4.5%;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43.2%,比上年降低2.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20.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5平方米;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28平方米,增加1平方米。
  年末全省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95.3萬人,比上年增加23.1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60.5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134.8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41.2萬人,增加54.1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16.5萬人,參保的退休人員124.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362.6萬人,增加2.3萬人。全年為42.9萬名失業人員發放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金。
  年末全省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床位5.2萬張,收養各類人員4萬多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5473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400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2.8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4.37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産

  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3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86種,其中能源礦産5種,金屬礦産16種,非金屬礦産63種,水氣礦産2種。全年地質勘查部門開展各類地質(科研)項目240項,完成1:5萬區域礦産地質調查1392平方公里,完成1:25萬國土資源大調查1.47萬平方公里,新查明資源儲量的大中型礦産地8處。
  年末全省共有省、市、縣級環境監測站79個。監測的17個城市中,有16個城市空氣品質達到二級以上標準。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95個,面積958.6平方公里;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184個,面積641.8平方公里。
  年末全省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總數累計30個。已建成自然保護區35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28個、縣級1個。當年人工造林面積45.5千公頃。年末森林面積3599.5千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6258.4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13755.4萬立方米。
  淮河幹流安徽段水質輕度污染;長江幹流安徽段水質以Ⅱ類水質為主,水質狀況優,主要支流整體水質輕度污染;巢湖湖區水質中度污染,全湖呈輕度富營養狀態,9條主要環湖河流總體水質輕度污染;新安江幹、支流水質以Ⅱ類水質為主,整體水質狀況優。
  全年億元GDP生産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75人,比上年下降21.9%;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生産安全事故十萬人死亡人數為2.4 人,下降7.7%;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1.06人,增長8.2%。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4151起;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6.87人,下降9.3%。全年發生火災事故9203起。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全省生産總值及各産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幅度按可比價計算。
  3、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食品消費支出佔全部消費性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增幅按可比口徑計算。
  5、民航運輸統計對象為東方航空公司合肥分公司。

  相關稿件
寧夏回族自治區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雲南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遼寧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西藏自治區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2006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