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超市賤賣水果樹“形象”
價格低過路邊攤 為聚人氣促銷售
    2007-07-02    程嬌    來源:市場報

  家住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的趙先生常到家樂福超市買水果,他發現家樂福超市裏的不少水果價格都挺實惠,像蘋果、山竹、香蕉等一些水果品種,比農貿市場、街邊水果攤的零售價格還要低。
  在海口人的印象中,前幾年在超市購買水果,價格並不便宜,有些水果比農貿市場貴得多。不過,自從去年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進入海口後,人們發現,大超市買水果便宜了。

價格低過路邊攤

  愛吃山竹的陳女士一到市場買水果,一定落不下山竹,買的次數多了,對市場上山竹的價格行情也瞭如指掌。她説,一個山竹現在市場上有幾個價格,街邊水果攤每斤賣15元左右,農貿市場每斤賣12元左右,路邊挑擔子的小商販每斤8元左右,但她在超市買到過7元多一斤的山竹。
  這幾天,記者對海口幾家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街邊水果店內的部分水果價格進行了一番比較,發現大超市裏的不少水果價格確實比農貿市場、街邊水果攤低。如紅富士蘋果,大超市賣2元多/斤,農貿市場便宜的賣3元/斤,貴的賣到了3.5元/斤;榴蓮價格大超市6元多一斤也在賣,但其他市場上榴蓮的價格則在每斤 10元左右。
  其他如西瓜、香蕉、芒果等水果,大超市銷售的價格,普遍比農貿市場或街邊店便宜幾毛錢甚至一兩元錢。當然,並非所有的大超市水果賣得都比農貿市場便宜,有些水果,農貿市場或街邊水果攤價格比大超市的低。

環節少成本低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海口大超市裏的低價水果,一般直接從超市總部的採購中心直接進貨,由於進貨環節減少,中間成本費用降低,零售價格自然也就低。
  據介紹,按照慣例,超市的水果都從供應商處進貨,經歷“基地—市場—供應商—超市”這樣的供應鏈,每個環節超市都被賺走差價,終端售價難有優勢。
  “但我們的許多水果都是直接從家樂福南區廣州採購中心發貨過來的,少了許多中間環節,大幅降低了成本,在價格上也更有優勢。”家樂福食品衞生科有關人士介紹説,很多外地水果,超市都是從家樂福南區廣州採購中心直接供貨,不通過供應商等環節,批發價格較低。他説,這種直接從種植基地採購水果的做法,還能保證水果的品質與口感,避免出現從供應商處進貨産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

低價為了聚人氣

  “現在水果開始進入銷售旺季,為帶動整個超市水果銷售,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不斷運用單品驅動的銷售方式,即把紅富士蘋果、香蕉等大眾化商品,平價出售,以樹立低價形象,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某大型超市有關人士如是説。
  家樂福一人士稱,每天早上8時30分至9時30分,他們開店後會將一兩個品種進行低價促銷,到了晚上關店之前,同樣會將一些水果進行低價處理,由於價格實惠,可以為超市聚集一定人氣。同時,也讓消費者留有在大超市裏買水果價格便宜的好印象,這對整個超市的水果銷售大有益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