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特別國債將有效收縮流動性
    2007-06-26    作者: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 潘向東 胡燕妮 黃付生    來源:證券時報
    近日舉行的人大常委會將討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將募集資金轉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註冊資本的計劃。
    財政部發債取代了存款準備金率這一貨幣政策工具。外匯投資公司運作的資金通過財政部發國債運行,運用發債獲得的資金購買央行的外匯,然後投資海外。這一操作手法其實質就是為央行調解流動性剩餘提供了另外一手段。由於外貿順差的持續,外匯佔款不斷增加,一直以來央行都是通過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來回收資金,以避免流動性剩餘影響實體經濟的運行,外匯儲備增加所産生的資金成本均由央行所承擔。但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是有限的,而貿易順差仍會持續,這就迫使國家思考如何運用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帶來收益,以保證其保值增值,同時也能很好的緩解國內流動剩餘的局面。
    發債後獲取的資金將投資海外。外匯投資公司投資的方向我們認為形勢會多樣化,包括投資於國際上一些主要企業的股權和債權、一些礦産資源和戰略性資源品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外匯投資的保值增值。
    外匯投資公司通過發債的方式獲取資金,這會收縮國內流動性,影響力的大小與發債的規模相關,初次審定是2000億美元左右,這一規模與今年我國的外貿順差規模差不多,相當於上調了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但由於短期內公司剛開始運作,其投資規模不會很大,也不會對國內流動産生急劇的收縮。隨着外匯投資公司投資的推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這一貨幣政策工具將會淡化。預計以後每年外匯投資公司的投資規模會與每年的順差規模相匹配,流動性將得到有效的收縮。
  相關稿件
2007年記賬式(八期)國債將在上證所上市 2007-06-07
[背景資料]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大事記 2007-06-01
財政部決定:將發今年首期電子式儲蓄國債 2007-06-01
上證所宣布新老國債質押式回購將並軌運行 2007-05-25
財政部24日開始發行337.8億元記賬式國債 200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