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鋒一:計劃經濟 VS 市場經濟
    2007-06-25        來源:經參網站

行政干預是“非常手段”

    北京市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 認為,“自由市場中早上賣的菜與晚上賣的菜,價格是不同的,因為時間差給了顧客討價還價的條件,也給了小販們定價的自由權。政府是否應在明碼標價時限制小販們的自由調價權呢?這還是市場經濟嗎?”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於市場必要的干預,不僅是可以的,有時也是必要的。”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 教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可以干預市場,但不能隨意干預。南京市近期房價上漲已經進入“非常時期與非常市潮,因而政府採勸非常手段”是必要的。那麼,政府究竟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干預市場?“一是市場扭曲。房價過快上漲,屬於市場扭曲。從商品價值規律來看,是價值與價格的背離,是價格泡沫現象的加劇。二是市場失靈。房價不斷趨高,一些低收入者家庭買房難的問題更加突出,一些貧困家庭實現小康住房目標的希望更加渺茫。”
    南京蘇鼎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宋堅 則&&,“這只不過利用了計劃經濟的某一個手段而已,不代表整個回歸到計劃經濟。”將政府的行政干預簡單地歸結為“計劃經濟”有點誇大,何況市場經濟並不排除政府特殊情況下的價格干預,“前一段時間南京房價漲得太厲害了,採取一些強制性調控措施也是必須的。”
    宋堅在自己的博客裏則寫道:目前豬肉、雞蛋價格上漲,馬上啟動政府行政干預措施,包括“某一單一價格直接進行管制”,這太正常了,大快人心。作為同樣關係民生的房價,政府為什麼不能行政干預?這是基本常識,賺錢賺得腦滿腸肥的任志強,是不是有點利令智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