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沒有寂寞的夜晚
    2007-05-25    本報記者:俞麗虹 實習生:陳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上海,沒有寂寞的夜晚。白天循規蹈矩,夜晚傾巢而出涌向各種新奇主題的時尚派對。
    爵士樂、交誼舞,抹不去的是老上海的繁華,不少上海“老克勒”們仍然會保留年輕時的夜生活習慣來到百樂門懷舊。

包容性促成“派對聚集地”

    “三,二,一,零!”零點整,泡沫準時噴涌而下,在“泳池”中等待已久的人群涌動而起,爭相和泡沫親密接觸。在黏稠的泡沫中伴隨着音樂的鼓點盡情舞動,凌晨一點左右,浸在“泳池”中半人高泡沫的人們都已變成了“落湯雞”。“在泡沫裏玩,感覺很特別,很放鬆。”剛剛逃離“泳池”激戰的安娜説。
    泡沫派對(Foam Party)幾年前在歐美流行開來。近期,這股熱潮又衝擊到了上海,成為夜晚最前衛的活動之一。在這個被霓虹燈點亮的不夜城,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各式派對,總結而言主要有商業派對、DJ為主角的音樂派對和私人派對等。
    商業派對在上海無疑有着最適合存在和生長的土壤,國際時尚品牌進入內地往往選擇上海作為首站。從最初的小酒吧到大型倉庫,Chanel借用龍華機場的飛機作秀,Dunhill鋪了100多米的奢華餐桌,派對策劃者的想像力愈加天馬行空。
    上海越來越大的包容性,讓各種層次、各種地方的人都能找到棲息之地,形成大大小小的“派對圈”。這群人,白天各幹各的事,夜晚傾巢而出,他們從一個派對趕到另一個派對,衣着光鮮,他們被稱為“派對動物”(Party Animal)。

圈子文化

    據時尚人士介紹,上海的酒吧CLUB派對興起於1997年左右;1998年,隨着國外品牌的進入,派對開始多起來;1999年,時尚雜誌的加入,讓派對成為流行;2001年至2002年,派對處於比較火熱的狀態。2003年之後,派對呈現更加豐富的形態,大到開張派對、商業發布會,小到私人派對、家庭派對,不一而足。
    “朋友圈子裏不定期地會搞派對,大家喝香檳、聊天、聽音樂,派對正成為這個都市部分人群的交流溝通方式。”從事服裝行業的瑞恩説。
    “去派對已經是習慣了。”在公關公司就職的艾倫説,“無論什麼地方的人,大家興趣一致就能玩到一起。”

“百樂門”已成懷舊場所

    當年輕人熱衷於各式各樣新奇的派對時,那些名媛紳士“老克勒”,還有海外歸來的老上海,則依舊樂於着裝派頭一絲不茍地踏入舞池,似乎70年前的繁華就這麼重生。當年,百樂門是上海十里洋場萬千氣象的代名詞,現在,它在夜色中成為了老上海的懷舊場所。
    “百樂門的誕生,標誌着上海夜生活的開始。”老上海黃先生説,“年紀輕的時候,經常去百樂門跳交誼舞,聽爵士樂,那算是上海夜晚最時尚的活動了。現在上海好玩的地方多了,百樂門沒以前那麼吃香了,但以前一起的‘舞搭子’還是會約好一起去。”
    除此之外,你可能還會在上海某條僻靜的小馬路上看到某個貌不驚人的門口排隊停着寶馬、奔馳等名車。那一定是在上海富人圈子中風頭正勁的私人會所,例如永福路上的雍福會,在這個貌似古老的中國大家族的宅院中可以吃到正宗上海菜,聽到傳統摺子戲。還有在上海領館最集中的淮海中路上的鴻藝會,曾在中國會所裏知名度排名第一。這些散佈在上海各個角落的私密會所,匯集了生活在上海的中外名流。

  相關稿件
絕不能將經貿問題政治化 2007-05-25
按固定住所落戶,城市能夠承受 2007-05-25
奇妙體驗 2007-05-25
擴大醫保覆蓋面的幾點建議 2007-05-25
5月25日佛郎操作提示 200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