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前,衞生部發出公告,決定撤銷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簡稱牙防組)。衞生部同時宣布將在疾病預防控制局成立口腔衞生處,負責全國牙病防治管理工作,但絕不承擔認證工作。
牙防組已難適應要求
衞生部稱,隨着近年來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不斷強化和行業民間組織的快速發展,牙防組已難以適應衞生事業發展的要求,衞生部決定予以撤銷。牙防組撤銷後,原承擔的工作由衞生部統一安排,群眾性牙病預防保健技術工作和有關事務性管理工作,將以委託形式交專業社團或機構承擔。 據介紹,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是1988年經衞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組織。 從1992年開始,牙防組共對9種口腔保健用品進行了認可和推薦。這些産品都在包裝醒目位置及廣告中標明“通過全國牙防組認證”,並大肆宣揚療效。但是,從2005年開始,接連有人以“非法認證”為由,把全國牙防組告上法庭。幾番對簿公堂,全國牙防組最終承認,自己確實沒有認證資質。 新機構不承擔認證工作 衞生部透露,新成立的口腔衞生處將不允許參與任何認證工作。今後,有關口腔認證的問題,由國家認監委負責;新成立的口腔衞生處只負責就符合認證資質的單位向認監委提出建議,不承擔認證工作。 口腔處工作人員為公務員 口腔衞生處是一個國家行政機構,而全國牙防組則是由專家組成的組織,不同於衞生部內設的行政處室。口腔衞生處的工作人員都是公務員,而牙防組的人員都是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兩者體制上有很大區別,因此,口腔衞生處將不會承襲牙防組的工作機制和工作內容,原有的牙防組成員也不存在留任問題。據介紹,新成立的口腔衞生處的行政職責為制定我國的口腔衞生規劃,對口腔衞生進行管理。 部分工作將委託社團承擔 衞生部的通告稱:牙防組原承擔的工作由衞生部統一安排,群眾性牙病預防保健技術工作和有關事務性管理工作,將以委託形式交專業社團或機構承擔。 新成立的口腔衞生處由衞生部疾病控制局直接領導,其實承擔着以前牙防組的部分職能,即從事牙病防治的協調工作。衞生部正在和有關部門協商,將成立專門的認證機構,並納入規範化管理。 衞生部明日詳解有關問題 此外,對於牙防組撤銷後,違法認證十多年所帶來的民事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衞生部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五一”節前&&,由於節日臨近時間倉促,因此消息公布時未就此事特別召開新聞發布會,“五一”長假結束後,5月10日衞生部將在例行發布會上,就輿論關注的牙防組撤銷有關問題,做出詳盡解答。
各方反應 原牙防組:專家們的願望實現了
全國牙防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張博學教授介紹,牙防組總部設在北大口腔醫學院,成員來自全國,共50多人,直接參與工作的約七八人。張教授介紹,取消牙防組後,他們仍會在原單位工作,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不會去口腔處。張博學説:“現在牙防組的形式不存在了,代替以口腔衞生處。原來我們就一直想成立這麼個機構,現在成立了,等於是專家的願望實現了,工作走上了正軌,這是好事。但這不能説明牙防組錯了,它的歷史功績誰也不能抹煞。”“作為專家,我們為老百姓服務的責任心依然不會變”。 首位狀告牙防組律師李剛:衞生部回避兩大問題 當衞生部公布撤銷牙防組的消息後,首位狀告牙防組違法的法學博士、律師李剛指出,衞生部回避了公眾最關心的兩大問題,一是牙防組曾於2006年3月17
日召開發布會&&“全國牙防組不是認證機構”,那十多年來牙防組進行非法認證、縱容一些企業利用“牙防組認證”標誌誇大宣傳的相應責任由誰擔負?第二,這十多年來,全國牙防組非法認證是否收取費用,這筆錢的數額和使用情況是否應該向公眾説明?李剛呼籲衞生部對這兩個問題作出積極回應,消除公眾質疑。 2005年9月,李剛對牙防組提起訴訟,認為其並不具有認證口腔保健品的資格。2006年11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李剛勝訴,牙防組認證屬於非法。 李剛認為,違法認證15年之久的全國牙防組,在法律定性後,對於因違法認證獲得的資金流向如何處理,牙防組參與違法行為後,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尚沒有交代,牙防組認證活動的非法收入也應接受調查。如果僅僅撤銷牙防組這個不具法律責任能力的機構,而不追究相關人士的責任並對該機構違法收益做出處理決定,這不得不認為是司法上的缺陷。
記者調查
記者從北京多家超市貨架上看到,曾經標注過“全國牙防組”認證的商品早已改頭換面。目前市場上樂天木糖醇、佳潔士牙膏、獅王細絲特磨牙刷、冷酸靈牙膏等銷售如常,但包裝上都已悄悄去掉了“牙防組認證”的字樣。在一家超市,售貨員&&,早在幾個月前廠家就已經去掉了“認證”字樣。“至於銷售情況,和以前差不多吧,沒有很大影響。” 京客隆超市採購中心張經理&&,過去牙防組認證最多只是産品對口腔清潔作用的一種體現,商場採購時並不關注行業認證,而更重視産品是否經過質量監督局、衞生監督局的認證,這兩份認證報告才是具有官方保障的,超市更多考慮的是産品的安全問題。 此外,張經理&&,消費者購買多會選擇知名的老品牌。因此不擔心在少了牙防組認證而影響銷售。而且目前也沒有廠家及客戶就此問題有過反饋。
超市:認證産品銷售沒受影響
消費者張女士&&,有關牙防組的風波,從報上了解過一些。張女士説,現在出現問題的産品很多,沒出事之前各種認證都齊全,出了事認證又不管用了。現在看來一些“權威機構”認證的可信度值得懷疑。 正在為女兒選購牙膏的蘇先生&&,近年來假冒産品有氾濫之勢,認證安全、食品安全事件常常出現,這也影響了自己對産品印象的判斷。牙防組事件肯定會讓老百姓對心中的所謂“權威機構”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引發對産品安全的信任危機。 “作為消費者,我們無法完全辨別産品的質量安全,我們希望政府能把好産品技術認證、安全認證的關口,這也是國家檢測部門是否有效監管市場的表現。”蘇先生説。
消費者:認證關口當嚴守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毛壽龍教授認為,衞生部撤銷牙防組並成立口腔衞生處,這是一種進步,明確了機構的法律地位,也明確了其職能。 毛壽龍説,牙刷、牙膏的認證本來要有行業標準,通過行業的自我認定,並通過市場來實現。根據市場經濟規則,政府不應該負責牙刷、牙膏的認證。現在衞生部新成立的口腔衞生處,不參加口腔産品的認證認可工作,説明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明確了其法律地位,並明確了其職責範圍。 毛壽龍稱,相信今後類似牙防組之類的法律地位不明確的組織會得到有效清理。現在這樣的組織還不少,執法權力不明確,市場監管也不明確,衞生部撤銷牙防組就體現了政府職能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