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4-23 來源:《中國青年報》2007-04-23 6版 |
|
|
我叫杜翔,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2003年,作為選調生,來到山東省膠南市大場鎮工作。
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母親連續生了幾個女兒後才有了我這個寶貝蛋。由於窮,村裏的姑娘們都跑到外地去當保姆了,為了給我娶媳婦,父母用了整整十年,劈了半座山,挖了3孔窯洞,在我還上初中時,父母就張羅着給我娶媳婦。可我不想這麼早就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憑着自己的努力,我上了大學。畢業時,考取了膠南市委組織部的選調生。
我被分配在西部貧困的大場鎮工作,負責全鎮農業生産。為盡快熟悉情況,我買了一輛舊自行車,用一個月時間跑遍了全鎮87個行政村,基本上摸清了各村的農業生産狀況。
大場鎮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很低。主要原因在於農業産業化水平太低。我決定,以發展生態農業為突破口,發展品牌農業。經過調研,我拿出了全鎮第一份農業産業規劃圖。發展生態農業,首先要具備必要的環境條件。農業專家對大場鎮南部各村進行環境檢測,各項指標都符合國家標準。2004年,我們規劃建設了2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2005年,建立了2000畝綠色食品生産基地。2006年,又建立了土豆、蘿蔔等5個有機食品生産基地。對此市政府還獎勵了120萬元作為農業品牌創建基金。三年來,大場鎮在全市農業考核中從2003年倒數後幾位上升到2006年第一名。
2004年7月,我被任命為大場鎮鳳墩管區主任。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環境整治專項活動。殷家莊村是全鎮環境最差的村,整治工作群眾不理解,幹部不配合,工作難度很大。從早到晚,我挨家挨戶做工作,竟沒有一點成效。後來,我主持召開了兩次黨員幹部會,給他們詳細講解韓國新村運動的方式和途徑,分析了“三大堆”的危害。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在清理自家門前的衞生,支部書記主動拆除了自己的違規柴房,其他黨員幹部和部分群眾也自覺開始清理自家的衞生。去年,大場鎮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轉眼我在大場鎮已經工作三年多了。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我的工資也翻了幾翻。如今,我在大場找到了自己賢惠溫柔的妻子。我對大場的明天充滿信心,更對自己的明天充滿信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