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粧品第一代品牌集體淪陷
    2007-04-23    郝倩    來源:市場報

  “化粧筆有愛麗絲,香水有夢巴黎。”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女孩子對上述上海化粧品品牌記憶猶新。
  但是回望過去,她們發現自己會被懷舊所擊倒:這些上海老品牌的生命力非常有限,它們當中的大部分,在成為國內第一批美白護膚品、彩粧、香水、洗髮水後,現在已經在市面上消失。少數品牌希望重樹自己在計劃經濟年代所創造的銷售奇蹟,卻始終仍在艱難的嘗試階段。

一個年代的象徵

  20多年前,幾乎在一夜之間,“小芳第一次約會,就用了愛麗絲全套化粧筆”的廣告語開始鋪天蓋地出現在電視、廣播和當時可運用的各種傳媒上。剛剛經歷過動蕩的年代,來自上海的愛麗絲用了一種突破性的營銷方式:嗲嗲的女聲,對於“約會”這個詞的大膽應用,以及廣告女郎“噓,愛麗絲”的曖昧表情,都令愛麗絲成為當時上海某種風尚的代表,從而打開了銷路。
  當時一盒友誼雪花膏僅要幾塊錢,可一套愛麗絲化粧筆就要15元,身價不菲,一舉佔領了化粧品的高端市場。
  那個暗紅色的盒子,成為所有上海女孩最希望擁有的禮物。愛麗絲的出現,成為中國第一代“彩粧”的代表。
  除了稍後出現的永芳,那個年代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都來自上海。很多消費者至今還記得美加凈、鬱美凈、孩兒面、皇后牌珍珠膏等品牌。此外,還有人記得“友誼”品牌標識中的那道門,就是“越南的友誼之門”;百雀羚,伴隨許多女孩走過最青澀的時光。

褪去的光環

  即使沒有深入人心的廣告語,在資源匱乏的年代,任何一盒香香的化粧品,都可能打開全國各地的市場,從而成為“名牌”。
  1986年9月,愛麗絲系列化粧筆在國內由上海中國鉛筆一廠首創並推向市場。1990年,中國鉛筆一廠、中國鉛筆二廠生産的化粧筆佔全國總量的90%。
  現在,愛麗絲系列化粧筆已經難覓芳蹤。
  還有些品牌成了印象中“媽媽級”的産品:百雀羚、霞飛珍珠霜、鳳凰胎盤膏。蜂花洗髮水現在依然可以保證一定的銷量,每年可以完成銷售3萬多噸。但是,由於其20多年幾乎都沒有漲價,利潤率也相對較低。目前,蜂花中檔品種的洗髮産品平均2元/百毫升,産品平均毛利率為15%左右,遠低於一些洋品牌可達到的 40%的毛利率。
  至於“友誼”品牌,連上海家化的高層也坦言:“友誼”品牌太老,很難“激活”。

老品牌能否開往春天

  1990年開始,歐萊雅、寶潔、強生公司陸續進入,中國本土護膚品的市場受到擠壓,等到國內公司意識到營銷以及研發的重要性之時,留給第一代品牌反擊的時間已經不多,一些品牌迅速從市場上消失。
  老品牌希望重新開往春天,但類似的嘗試似乎很難。
  上世紀80年代末,美加凈化粧品品牌的生産線一度空前龐大,成為中國化粧品第一品牌。
  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外合資的熱潮涌動。上海家化在引資的指令下,與美國莊臣公司合資成立了露美莊臣有限公司。但是,之後露美、美加凈這兩個曾經著名的品牌,市場聲譽逐年下降。
  1994年,上海家化出鉅資回購露美和美加凈。此時的美加凈護膚品幾乎已經在市場上消失了數年有餘。
  上海家化將“美加凈”從自家眾多的老品牌中挑選出來,認為3年之內這個品牌最具升值潛力,宣布“堅持美加凈發展15年-20年不動搖”,但至今,美加凈依然沒有找尋到最完美的復蘇方案。
  在上海家化,美加凈的品牌經理一度在8年內換了6個。品牌推廣概念包括“青春無皺”、“基礎保養”,或者“凝水活膚”。其中,每一次的定位都很難被堅持下去。現在,該公司仍在啟動初步推動美加凈品牌的計劃,至於怎麼加強定位,還是其高層的探討課題。
  對於老品牌能否鳳凰涅    ,一位老日化企業的高層認為:首先公司會考慮的是消費者的接受度如何;此外便是公司的操作能力,能否讓老品牌與時俱進。這需要將産品、分銷和傳播三方面工作結合好。現在看來,很多國內品牌要重建這種綜合競爭力很難。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