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角反應不一 加息後的房地産市場誰在擔憂
    2007-03-21    作者:戴磊    來源:金融時報
  對於很多房貸族來説,每次加息後,他們都會上網尋找最新的房貸計算器,了解他們月供的變化情況。今年1月,他們的月供剛剛上調;明年1月,同樣的情況將再次發生。
  2007年3月17日,央行宣布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由6.84%調整為7.11%;隨後,建設部上調了公積金貸款利率,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由4.59%上調為4.77%。與此同時,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9%,深圳、北京以近一成的漲幅再度位居主要城市前兩位。
  面對這樣的事實,人們很自然地把加息和房價不斷上漲&&起來。那麼,加息對房地産市場能産生多大的影響?
  開發商、商業銀行和購房者是房地産市場的三大主角。加息後,三方反應明顯不一。一些著名開發商&&,加息只是在有限程度上提高了企業成本,對企業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銀行方面則認為,升息針對的主要是宏觀經濟走勢,但會吸引一部分人將錢存入銀行,抑制了購房需求,也打擊了炒房行為,對房地産信貸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相比於開發商和銀行的坦然應對,普通消費者表現出的多是憂慮之心。
  以此次加息為例,若執行優惠利率,40萬20年期商業貸款(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法)月供將從2822元上升至2875元,每月需多支付53元,總還款額將增加約12700元。這也許不是一筆太大的支出,但房貸族擔心的是,隨着利率的不斷上調,他們的月供也水漲船高。一份調查顯示,近幾年,連續五次加息,40%的購房者每月所增加的月供款已經超過100元,部分人達到200元。提前還貸無疑是減少利息開支的好辦法。
  對有買房意願但尚未付諸行動者,加息同樣加重了他們的擔心。利率上調導致開發商資金成本上升,增加部分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房價是否會因此再度攀升?另一方面,隨着利率五次上調,房貸成本無形中已經提高了25%。調查表明,53%的人願意推遲購房計劃,繼續觀望,這印證了業界人士的説法:頻繁的升息更多是對購房者的心理警示,表明利率再度上調的幾率非常大。不過,仍有超過30%的人要加入房貸大軍,因為沒房住總不是個辦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宏觀調控後,房地産市場的熱度較去年有所降低,上海等地2月份還出現了房價下降,但總體上,房價上漲態勢不變。由於大多數消費者對房價降低不抱希望,他們只得想辦法減少房貸成本,因而加息是他們尤為關注的事情。如何減少利息支出?業界人士提示,公積金貸款最值得注意。回顧加息歷程,五年期以上貸款的利率從2005年以前的5.04%提高到現在的6.04%(按優惠利率計算),而公積金貸款利率則從4.05%上升到4.77%,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的利率差距越來越大。鏈家地産市場研發中心認為,加息顯示了利率市場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而公積金貸款與商業性貸款利率差距的拉大,則表明政府對住房公積金的政策傾斜,商業性貸款更具商業性,而公積金貸款更具政策性。除了省錢外,公積金貸款還款方式自由,便於購房者靈活掌握。面對着不斷加息的現實,公積金貸款的優勢也會越發明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