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一一對紅 強村強企兼併聯合弱村
    2007-03-06    宋厚永 王宏偉 張起帥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在新農村建設中,榮成市不搞一刀切,因鎮治宜、因村治宜,結合實際創新開展工作。近年來,榮成市着眼於治理改造貧困村、合理開發利用農村資源、擴張壯大強勢村莊和企業、減輕農民負擔,提出了“以強勢村莊和企業為龍頭,帶動周邊農村發展”的思路,並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支持,因地制宜,穩妥推進”的指導思想,進行了新農村建設大膽嘗試,探索建立起融啟動內部活力與注入外部動力於一體的新型管理體制,形成貧困村的生産要素向強勢村莊和企業聚集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全市參與兼併聯合的企業和村莊達103個,行政村由1993年的946個減少到863個。
  強企兼併弱村。主要是經濟實力強、發展後勁足的企業,對周邊弱小村莊實施兼併。兼併後行政村和支部、村委班子全部撤銷,組建居委會,成立農場或農業開發公司。好當家集團兼併鄰近七個村莊後,投資興建起蔬菜、糧果、苗圃、畜牧等種養殖基地,使農民從單一的耕種土地的生産方式中解放出來,從事起食品加工、養殖、工業、捕撈等各項工作,解決了被兼併村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人均收入由原來的3000多元增加到1萬多元。
  村企合併或村村合併。村企合併,就是將計劃經濟時期從村莊分離出去的漁業公司,與原村重新合攏,實行村企一體化,一套班子,挂兩個牌子,對村莊實行企業化管理。村村合併,就是把若干彼此相鄰、規模較小、實力不強的村莊,合併為一個行政村,設立一個支部和村委。原來的村名、新村在土地和項目開發上實行聯合,在村政規劃、社會事務、公益事業、農業生産上實行統一安排。
  區域聯合。就是由企業和村莊或若干村莊之間組成松散型的區域經濟聯合體,撤銷原村支部,保留村委會,成立聯合支部和居委會,對各村行使規劃、協調、管理職能,各村原黨支部書記吸收為聯合支部和居委會成員。
  兼併聯合為原來的貧困村注入了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使強村強企得以進一步壯大,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闢了寬闊的道路。打破了村域、村企界限,對一、二、三産業及其內部結構進行合理規劃調整,實現農業生産經營的專業化、市場化和規模化;建設集中居住小區,進行統一建設和管理,大大加快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進程;量才施用弱村幹部,統一安排勞動力,為農民提供用武之地和鍛煉提高的機會,大大提高了群眾素質;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産、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一體化經營的農村經濟運行新機制,對於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産力,從整體上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兼併聯合後,強村、強企與弱村在資金、技術、人才、土地、勞力等方面實現了優勢互補,各種生産要素得到了合理配置,強企強村的整體經濟實力迅速膨脹,弱村經濟也煥發了新的生機。兼併聯合後,農民負擔大為減輕。平均每村幹部職數減少二至三人,每年可減少工資和行政開支200多萬元;幾個村合建一處學校、幼兒園、衞生室等設施項目,避免了重復投資;大中型農用機械實行共同購置,統一調配維修使用,解決了弱村無錢購機的問題,為村民提供了方便。一些強企強村還由集體承擔村民的“三提五統”費用,減輕了村民的負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