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稅合併漸行漸近 傳統績優股受益最大
    2006-12-25    於春敏    來源:中財網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五次會議於昨日起舉行,會議將首次審議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據悉,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明確,內資、外資企業適用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新稅率確定為25%。

兩稅合併提升A股市場整體估值

  市場人士認為,歷時3年,屢經曲折的兩稅合併進程,終於有望出現明確結果;兩稅合併,將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吸引力,同時,對煤炭、鋼鐵等傳統産業的納稅大戶來説,可謂實質性利好,將進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操作上,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高稅率績優上市公司。
  業內人士&&,兩稅合併的核心方案在於內外資企業均按照2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一旦法律草案得到通過,將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內資企業的凈利潤增長帶來積極的預期。
  以2005年為例,剔除虧損企業後,全部A股公司按照凈利潤加權計算,所得稅稅率為28.4%,高於兩稅合併的25%的水平,如果考慮到行業性優惠、部分地方性優惠仍然存在、稅收徵管不斷加強等因素,合稅合併對A股市場全部公司的凈利潤將會有更加明顯的提升。
  整體而言,兩稅合併對A股市場是重大利好,將大大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引力。

傳統産業受益大 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一成半

  雖然兩稅合併對A股市場整體是利好,但具體到上市公司,則苦樂不均,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愁"的主要是那部分目前實際稅率僅為15%的上市公司,兩稅一旦合併,這部分公司的利潤增長預期將大大降低,尤其是那些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傳統産業的上市公司,實際稅負增長的壓力更大,所受的衝擊也將更大。
  而"歡喜"的上市公司則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目前實際稅負達到33%的個股,主要屬於鋼鐵、釀酒、煤炭、造紙、有色金屬等相關傳統産業,這些納稅大戶不是國家産業政策扶持的對象,稅收優惠不明顯,所以,一旦稅率降低至25%,它們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長。
  有行業分析師樂觀預期此類個股的凈利潤增長將因此同比增長15%以上,中國聯通、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貴州茅&、五糧液等個股尤為突出。
  另一類是所得稅政策改革的個股價值重估。從兩稅合併、稅收改革及新會計準則來看,向高科技産業傾斜的政策取向依然沒有變,即便未來這部分科技産業的所得稅率提升至25%,但由於將享有更優惠的國産設備抵扣、科研費用在稅前扣除等稅收政策,此類個股的盈利能力並不會受到兩稅合併的衝擊,甚至可望借助鼓勵創新的政策而業績持續增長,因此,擁有創新優勢與能力的生物技術、航天軍工等企業,仍是兩稅合併的最大得益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提醒,兩稅合併本身並不影響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上市公司的可持續增長仍取決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有鋻於此,實際操作中,投資者應將目前處於高稅率水平的績優公司作為稅制改革的關注對象,如貴州茅&、寶鋼股份、武鋼股份、五糧液、國陽新能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