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被停職的火車餐車長鳴不平
    2006-12-14    彭聯聯    來源:齊魯晚報
  相關單位對徐偉娥停職,可能不是按照相關制度規定、按照正常的制度流程作出的處分,很可能是迫於部長批示的壓力而採取的應付措施。
  12月13日《新京報》報道,昌平市民姜海程在K280次列車上就餐時,發現價格虛高,一份白菜竟要價15元。他為此寫信將此事反映給了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劉志軍作出批示後,相關人員特地向姜先生道歉,並退還了多收的20元餐費。同時,K280次列車餐車長徐偉娥因工作失誤,已經被停職。
  停職是比較嚴重的行政處罰。K280次列車餐車長徐偉娥雖然“工作失誤”,但筆者認為其問題並不嚴重。理由有二:一是多收的餐費金額不多,只有區區20元錢,況且這20元錢並沒有揣進餐車長自己的腰包,為此對她作出停職處罰,有過當之嫌;二是列車上就餐費用昂貴,並非K280次列車獨有的問題,而是幾乎存在於所有列車上的普遍現象。既然如此,鐵路部門只拿K280次列車是問,在一定程度上説有失公允。
  筆者與徐偉娥非親非故、素昧平生,也懂得殺一儆百的道理,但依然要為這位因“工作失誤”而停職的餐車長鳴不平。徐偉娥被停職,既不是犯了多大的錯,也不是因為鐵路部門管理措施多麼嚴格,而僅僅是運氣差,碰上了姜先生這樣一位較真的乘客,為了一頓飯給鐵道部長寫舉報信。一部之長,每年收到的類似信件甚至反映的問題比這嚴重的信件想必不少,可姜先生的來信受到了部長的重視,其中恐怕有些偶然因素。可見,相關單位對徐偉娥停職,可能不是按照相關制度規定、按照正常的制度流程作出的處分,很可能是迫於部長批示的壓力而採取的應付措施。
  一些列車上餐飲昂貴由來已久,需要在車上就餐的旅客,一般或者自己想其他辦法解決,或者忍痛挨宰,當面向乘務人員提出異議或者像姜先生這樣向上級舉報者不是很多。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鐵路部門是壟斷經營,旅客沒有別的選擇,更主要的是,列車上的餐飲成本比普通餐館高,但價格高出多少才算合理,顧客心裏也不一定有數。
  因此,要想真正提升鐵路部門的服務質量,就應該以公開、公正、系統的制度對乘務人員的服務進行規範,使受利益驅動的乘務人員知道自己的行為底線,也使旅客隨時明了自己的權利,以此監督乘務人員的服務。如果僅僅憑藉行政權力,以偶然的方式“從重從快”地處理幾個“典型”,既不能使被處分者心服口服,也不能真正起到懲前毖後、從整體上提升服務質量的效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