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世界最大豪華游輪
設施完備堪比陸上城市
    2009-12-25    作者:郜婕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世界最大游輪“海洋綠洲”號本月初首航。這艘巨輪能夠容納超過8000人,除客房、餐飲和購物場所及各類運動場館外,還配備綠地公園、兒童游樂場、賭場和攀岩壁等,設施之完備堪比一座陸上城市。
  英國《觀察家報》記者蒂姆亞當斯參加了“海洋綠洲”號正式起錨之前的一次預航。在他看來,人們登上這艘造價十多億美元的巨型游輪,可以體驗全球範圍內的休閒活動,享受與陸地上幾無二致的生活,唯一可能體驗不到的,或許正是身在海上的感覺。

  造價約14億美元攀岩SPA一切皆有可能

  “海洋綠洲”號的運營商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在宣傳冊中形容這艘巨型游輪為“一座遠洋航行的城邦”。對此,蒂姆體會頗深。
  與其他輪船根據甲板分區的做法不同,“海洋綠洲”號以類似城市街區的形式劃分各個區域。蒂姆曾在游輪上的一家英倫風格酒吧裏一邊小酌,一邊欣賞現場演唱。酒吧所在區域名為“皇家步行區”,擁有多家風格迥異的餐館、酒吧和商場,類似城市中的步行街。乘客在這裡可以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酒和種類繁多的美味佳肴,還可以流連於各種商店,享受不同的購物體驗。
  除餐飲和購物外,“海洋綠洲”號還可滿足乘客諸多需求。船上的露天游樂場配備有手工雕制的旋轉木馬,可供孩子們嬉戲。賭場內成排的老虎機吸引着人們前去一博。戶外甲板上的泳池邊設有海灘風格的休閒場地,泳池內則由造浪機掀起波浪,供人們模擬沖浪。甲板上設有露天攀岩壁,還有專業教練為攀岩愛好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船上還提供SPA按摩服務,甚至包括肉毒桿菌注射等美容項目。
  具備如此多功能對“場地”大小要求頗高。而在蒂姆看來,“海洋綠洲”號的設計和製造者即以“特大號”為目標。這艘巨輪長約360米,寬接近50米,擁有16層甲板,體積約為“泰坦尼克”號的5倍。它歷時3年建成,造價大約14億美元,可容納2000多名船員和6000多名乘客。
  蒂姆認為,與傳統游輪以運送乘客為主要目的不同,如今的豪華游輪開始借鑒陸地上的空間開發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船上空間利用率,創造經濟效益。就這一點而言,“海洋綠洲”號幾乎做到極致。
  例如,這艘游輪以齊備的設施為乘客創造各種消費機會;以大量運用鏡面材料的裝修風格營造動感,刺激乘客參與船上各項活動,藉以拉動消費;甚至還擁有一套完備的信用卡刷卡安全系統,為乘客在船上消費提供便利和保障。

  忘記海洋票價從數百美元至上千美元不等

  儘管“海洋綠洲”號的各種設施使乘客得以體驗世界各地的休閒活動,但蒂姆認為,在這艘巨輪上,人們恐怕難以體會到身在海上的感覺。
  由於船體巨大,乘客往往在“海洋綠洲”號上轉悠好幾個小時也看不到大海。裝飾在船艙內各處的大約7000幅藝術作品也鮮以海洋為表現對象,大多描繪沙漠、森林等陸上景象,似乎極力避免“提醒”乘客他們身在海上。
  不過,更能夠讓乘客誤以為身處陸地的,大概是游輪主甲板上的綠地公園。停靠在碼頭時,“海洋綠洲”號看上去像一座公寓樓,但實際上,這座“公寓樓”中間是一個天井式的中央公園。公園內栽種着大約1.2萬株園景植物,四週由8層帶陽&的客房包圍。這意味着乘客足不出戶即可觀賞綠意,就像在自家陽&觀景一般。這一方面使乘客避免因海上旅途漫長、空間封閉、景觀單調等原因患病,另一方面也使他們的注意力離開船艙外的茫茫海洋,集中到船艙中央這片“人造陸地”上來。
  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2008年舉辦了一場大約9萬人參與的競賽,為這艘巨輪徵集名稱。或許正由於把綠意和海洋這兩種看似無關的元素完美融合,這艘巨輪最終獲稱“海洋綠洲”。
  “海洋綠洲”號本月初從美國佛羅裏達州勞德代爾堡大沼澤地港出發,開始它的處女航,目的地為海地。今後,這艘游輪將在勞德代爾堡、美屬維爾京群島首府夏洛特阿馬裏、荷屬安的列斯主要城市菲利普斯堡和巴哈馬國首都拿騷等城市港口間往返,以數百美元至上千美元不等的票價,搭載乘客環游加勒比海。
  不過,既然“海洋綠洲”號本身已經足以成為一個讓乘客盡興玩樂到忘記海洋的旅游目的地,它是否還需要在大海上作如此漫長航行?面對媒體記者這一質疑,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總裁理查德費恩解釋説,“海洋綠洲”號作為一艘輪船,如果不駛入海洋,僅停留在某個海灣內供游客上船玩樂,其意義恐怕不過是一座豪華海景酒店。

  極力營造異國情調

  儘管運營商希望“海洋綠洲”號駛向世界各地,但這艘“巨無霸”真正能到之處卻十分有限。例如,歐洲至今尚無能力迎接“海洋綠洲”號,因為沒有哪個港口既能為這艘船體重22.5噸的巨輪提供特殊係泊設備,又能夠輕鬆處理6000多名乘客下船後的接待事宜。
  為解決“海洋綠洲”號的停泊難題,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在勞德代爾堡以及海地和巴哈馬等地建造了專門港口,並設置相應度假休閒設施。
  在游輪上,運營商則極力為乘客營造異國情調。蒂姆描述説,“海洋綠洲”號上的每一名服務員在自我介紹時都會説“全體2165名船員分別來自71個不同國家”這句話,並請求乘客“享受”這一“國際化”環境。
  不過,營造這種異國情調目的似乎在於讓乘客産生親切感而非疏離感。正如蒂姆所説:“組成這一僱員‘聯合國’的目的大概在於給你留下身處一個‘遠洋大熔爐’的印象,以免覺得離家太遠。”
  這種親切感既體現在“海洋綠洲”號上不同區域各具地方特色,也體現在刻意打破船上特定公共區域的大空間感,以拉近公共空間與乘客之間的距離。例如,船上數百米長的公共走廊沒有採用統一風格,而是分段按照不同地方特色裝飾。這種方式使乘客更容易適應游輪上的巨大空間,而他們的消費則在與這種大空間的對比下顯得微不足道。
  有趣的是,除了船長比爾賴特的聲音不時從遍佈“海洋綠洲”號各處的大約1000個擴音器中傳出,提醒乘客盡情享受游輪上的各種活動外,游輪主甲板還有一個提示裝置持續不斷地告知乘客一些“有意思的數據”,如游輪上的泳池需消耗大約2300噸水,游輪每天生産大約50噸冰塊等。
  蒂姆還下到“海洋綠洲”號底層,參觀了這艘巨輪引擎的工作情況。他描述道,“海洋綠洲”號的引擎能夠産生接近1.9萬馬力的動力,但游輪輪機長、挪威人施塔爾約翰盧德維克森只需輕點鼠標就能操縱這&“巨獸”般的機器。
  蒂姆從引擎艙回到主甲板時,“海洋綠洲”號正在一場熱帶風暴中穿行。儘管海面上狂風呼嘯、巨浪翻涌,這艘巨輪的航行卻絲毫未受影響,乘客們也照常在各自的活動場所盡情玩樂。
  然而蒂姆卻在思考,正如曾經的世界最大游輪“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號象徵大英帝國最後階段工業製造水平一樣,“海洋綠洲”號這艘剛剛刷新世界最大游輪紀錄的巨輪可能也反映了當代的某種特點。在蒂姆看來,這座在金融危機期間耗費鉅資建成的“海上城邦”,象徵着美國人自我消費的慾望,但也可能為這一以鉅額消費為基石的時代劃上句號。

  相關稿件
中國研發豪華游輪 2009-09-01
三峽128艘客游輪迎戰黃金周 2008-09-26
豪華游輪將變身為迪拜“漂流酒店” 2007-06-22
“瑪麗女王2號”游輪將進行保養 200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