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6-26 肖瑩瑩編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6月19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家》發表文章説,為了滿足普通公眾的需要,印度房地産商正在開發廉價房,而這一住房市場的潛力是很大的。
印度商會聯盟和麥肯錫諮詢公司聯合推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至少還需要建造2500萬套房屋才能滿足普通公眾的需要。在商業城市孟買,800多萬人住在臨時搭建的簡陋房屋裏,很多人還要為此支付大量租金。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力所不能及的;在市中心,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大約需要50萬美元才能買到。
MatheranRealty等建築公司認為它們找到了解決辦法:建造超低成本房屋。在孟買東部90公里的城鎮格爾傑德,MatheranRealty正打算以21萬盧比(4500美元)的價格推出1.5萬套面積為19平方米的公寓。曾推出2500美元Nano汽車的印度塔塔集團也開始進軍廉價房市場,除了在孟買市中心以北100公里的城鎮博伊薩建造的1300套小公寓外,該集團可能還有更多廉價房地産開發計劃。由於每套房屋的價格僅在39萬至67萬盧比之間,這些房屋早已被預訂一空。
這些廉價房的開發成本能夠被壓低的原因是:選址都在郊外,那裏的土地價格更便宜,房屋面積狹小且結構簡單。最簡單的戶型只有一個房間,水池在屋角,廁所在隔墻的後邊。整棟樓只有三層,所以基本不需要昂貴的結構工事。墻是用輕質混凝土塊而不是用磚砌成的。這種所謂的混凝土通常是由泡沫塑料、粉煤灰和其他廢棄材料作成,這樣既輕便又便宜。樓裏沒有電梯,且每棟樓只有一個樓梯。所以這些意味着,房屋能很快建好,並且不需要技術水平很高的工人。
開發商認為,印度廉價住房的潛在市場是很大的。很多住在貧民窟的人現在都被雇傭做司機、工廠工人或者裁縫,年收入在9萬盧比左右,這讓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支付一套價格在20萬至40萬盧比的公寓。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印度年收入在6萬至13萬盧比的城市家庭數量在2300萬左右。算上農村地區,年收入在9萬至20萬盧比的家庭數量已經達到1.8億左右。
個人貸款問題是廉價房開發遇到的最大困難。銀行不願貸款給那些沒有信用記錄或者沒有長期居住證明的人。但是,兩家國有銀行———國家住房銀行和國家農業和農村開發銀行———已經同意給金融公司提供資金,進而讓後者向購房者提供抵押貸款。為了降低風險,購房者至少必須支付房價全款的1/4,並且還需要出示僱主為自己開具的收入證明。而且,此類貸款者還需要比那些已建立良好信用記錄的人多交納一些利息。
貸款方和開發商都確信他們挖到了金礦。誰能想到抵押貸款和建築熱潮的結合這麼快就能變得如此有吸引力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