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譽為“世界時尚之都”的巴黎,二戰期間遭德國佔領時是怎樣的情景?
巴黎讓 穆蘭博物館正在舉行一場二戰時尚展,用400多件實物述説着那一年代女性的喜怒哀樂。
節儉為上
“每一件展品都親眼見證了歷史。”法新社日前引述展覽負責人法比耶娜 法呂的話説,工作人員自1981年開始收集相關展品,希望通過展出當年的手袋、絲巾、鞋等時尚“裝備”,講述女性如何在艱苦時期保持愛美天性的故事。
德國納粹1940年至1944年佔領法國期間,物資奇缺,節儉自然成了當年時尚的主流。婦女們紛紛改造舊物,加以重新加工設計。
參觀者在展覽上不但能看到用舊羊絨圍巾加工成的手提包,還能看到用木頭和軟木塞“打造”的高跟鞋以及用兔毛做成的冬靴。人們還能讀到當年的時尚雜誌,上面詳細描述如何自製提包,甚至如何養兔子以獲取皮毛。
此外,當年的服裝廠商也想盡一切辦法“廢物利用”。它們的傑作包括用舊沙發襯墊改造的套裝、用木屑做成的帽子以及用狗毛混合人造纖維織成的手套等。
實用主義
參觀者們不難發現,展覽上大部分帽子和手包有一個相同特點:大。“誇張成為當時的流行,”展覽另一名負責人瑪麗 洛爾 居東説,“但同時人們也注重款式,以此抵抗難挨的時光。”
居東介紹,誇張並非為炫耀,而是從實用角度考慮。不少愛美女士提着大包上街,裏面裝着防毒面具。
此外,由於美容院的美發産品告罄,愛美女士為了保持儀容整潔,紛紛選擇以頭巾遮擋,於是各種頭巾風靡一時。
展覽上,一個棕色皮手包吸引不少參觀者目光。那是當時參加抵抗運動的女性所用,裏面有一個特製夾層,用來安放竊聽器。
點滴故事
一些展品默默地述説着主人的故事。
范妮 貝格爾曾是一名制帽商人。法國淪陷期間,貝格爾失去她的店舖,後來被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1943年死在那裏的毒氣室中。她身故後只留下3頂帽子,全部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展覽上還有一雙特別的皮鞋,上面滿是盟軍的旗幟。那是商家為了慶祝巴黎解放推出的“特別版”。此外,當年的熱門時尚單品———美軍吉普車造型的胸針也出現在展示&上。
巴黎一家博物館去年舉辦一場關於法國被佔領期間的圖片展。但批評人士説,展覽上那些巴黎人面帶微笑的照片並不能真實反映當時情況。
對於本次展覽是否也會招來同樣批評,法呂説:“我們嘗試盡量真實,……我們只是想展現當年的情況。” |